天天av影院免费看,亚洲无码片日韩无码片,av人妻无码网站,中文字幕美熟少妇

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大江東|上海,怎樣令人自豪、傾心、向往——熱議高品質生活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曹玲娟
2022年03月10日10:09 |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小字號

【全國兩會“上海聲音”系列報道之六】

3月9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本報發出“聲音”:全面提升城市軟實力,“推動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躍升,使在這座城市的人引以為豪、來過的人為之傾心、沒來過的人充滿向往”。正在認真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的上海,一方面在著力促進重大戰略任務落地落實,另一方面也在著力塑造體現高品質生活的“城市表情”,更好引領城市未來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個城市決策者,每每談及百姓高品質生活,總是充滿責任擔當,也總是在理性中,透出感性的溫度。

上海那些摩肩接踵、不斷刷新高度的樓宇,都有會當凌絕頂之勢。不過,從城市軟實力角度來看,上海更加著力的,是攀登高品質生活的山峰。

上海的高樓,一覽眾山小。

“高品質生活”,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強調的關鍵詞,也是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熱議話題之一。近年來,上海民生改善持續邁出實質步伐,一幅幅實踐圖景與兩會現場的建言獻策兩廂呼應,繪就一篇濃墨重彩、揮灑自如的“高品質生活”上海長卷。

為政之道,民生為本

兩會開幕前夕,上海當年最大舊房拆除重建項目竣工,靜安區彭三小區第五期舊住房成套改造項目啟動回搬,居民摸號選房,現場緊張之余,又有按捺不住的喜悅。原址換新房,一應俱全的獨用廚衛、電梯和公共停車位……終于告別了持續60余年的“共用”時代。

而普陀區始建于1951年的曹楊新村——上海最早建成的工人新村,在70歲之際青春再現——曹楊一村完成全面改造,煤衛全部獨立,新建大門復刻了當年老大門設計,紅色五角星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全國兩會熱議離不開民生,今年尤為不同。我國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站上一個新的歷史起點。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是作為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上海,責無旁貸奮力回答的重要時代命題。

而高品質生活,更體現了為政之道民生為本。

上海市委黨校副校長曾峻指出,提升生活品質是一個從低水平到高水平、從不均衡到均衡的長期過程,永無止境。上海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上始終走在全國前列。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更要譜寫好后小康時代的美好生活新篇章。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外國語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黃綺深有感觸,“人民的幸福感來自生活環境的安全,更在于吃飽穿暖、衣食無憂,首先確保每個人的基本需求,真正增進民生福祉。”

在上海,確保基本民生需求,就要看看被稱為“天下第一難”的舊改。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再開工改造一批城鎮老舊小區,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在城鄉規劃建設中做好歷史文化保護傳承。

且看上海成績單:去年完成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90.1萬平方米,涉及4.5萬戶居民,超額完成全年70萬平方米年度目標。今年,上海將完成中心城區所有成片二級以下舊里改造——這座超大城市,將能騰出手來,集中更多精力與資源,進行更為細致的城市更新與打磨。

2022年,上海瞄準10方面30項2022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包括新增社區老年助餐場所、打造“市民藝術夜校”服務點等。

養老服務、幼兒托育、早餐工程、健身步道……衣食住行,柴米油鹽,一件件看似瑣碎的日常小事,卻關乎市民對美好生活的理解與追求。

哪怕是一條路的席地而坐——

南京路步行街

中華商業第一街南京路,一年游客的數量超過1.5億人次。2020年9月,南京路步行街正式打通東拓段,人們可以一路逛到外灘江邊。全新改造后的步行街整日“人從眾”,卻依舊保持著可“席地而坐”的路面保潔標準,這背后,有著厚達50頁的精細化作業手冊,與更高層次的精細化城市管理思路。

美好生活的生動圖景,擘畫高品質生活的深刻內涵。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兩會期間,在滬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提案,建議統籌布局長三角城市群優質水資源,推動長三角優質飲用水水源走廊戰略規劃落地,以一定的工程投入,實現優質水資源的聯動,讓長三角喝上“放心水”。

早在2018年至2020年間,圍繞區域污染防治,長三角三省一市政協每年開展聯動民主監督活動,政協委員們圍繞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提出意見建議,喝上“放心水”成為聚焦點之一。為助力解決這一問題,很多委員幾乎跑遍長三角所有城市,在一次次溝通協商中逐步形成共識,謀得良策。

上海還傳出消息:作為上海環城生態公園帶“主動脈”,百公里外環綠道“十四五”末將打通146個斷點,還將布局約40座“環城驛”,使城市與環城生態空間融合,貫通后將有條件開展環上海中心城馬拉松或自行車賽。

浦江郊野公園

打通、開放,成為上海民生項目建設關鍵詞,把最好的城市資源,捧托給城市的主人——

一江一河,上海最美麗的水系“項鏈”——繼黃浦江45公里濱江公共岸線貫通,去年底,蘇州河42公里公共岸線基本貫通。地處蘇州河長寧段的華政濱河步道打通,“一帶十點”處處有風景,蘇州河畔最大歷史建筑群毫無保留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上海展覽中心的圍墻打開了。建館60多年來,這里舉行過許多重大政務、外事活動,接待過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數十位外國國家元首、地區政要。今年9月,上海展覽中心拆除“圍欄”,完成改建的部分室外空間,直接向公眾開放。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兩會現場,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周鋒呼吁保護城市生物多樣性,“努力跟更多動植物做朋友”。他建議,在高密度城區建設小維度生境花園,為生物遷徙提供“踏腳石”,并在城市綠地規劃建設中更多地體現生物多樣性保護要素。

“新時代,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容忽視。”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長寧萍聚工作室黨支部書記朱國萍關注為老服務的資源投入問題,她建議,在老舊小區改造和新小區開發同時,將為老服務提前規劃考慮在內,打造“養老驛站”、社區“嵌入式”小而美的微型養老綜合服務體等設施,為老年人提供“家門口”基礎的生活、健康、文體、公共事業等服務,讓老年人在步行15分鐘內樂享美好生活。

“飲水安全乃國計民生重中之重,要讓市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健康水。”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熊貓機械(集團)有限公司采購經理李豐建議,上海應接軌全球最新飲用水水質標準,在國內率先完成直飲水建設和改造工程。

文化軟實力,關乎世界與未來

兩會現場,全國人大代表、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談到上音復排新時代版《長征組歌》,全校超七成師生參與演出。音樂和黨課結合,音樂與采風結合,實現“多贏”。

“上音歌劇院既是學術高地,也是產教融合試驗田。”廖昌永說,“為國家培養技能與素質兼備的音樂人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載體。”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推進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促進基層文化設施布局優化和資源共享,擴大優質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

文化軟實力建設,是高品質生活的必然追求。

上海努力建設發展各類文化設施,夯實文化基礎、做實文化載體。劇場、美術館、群文館、博物館、圖書館;節慶活動、劇團發展、文學創作、影視拍攝、院線經營……在世界范圍內看,上海已屬文化密度高的文化大都市。

上海東方藝術中心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上海已擁有備案博物館、美術館近250家,平均不到10萬人就有一座場館,文物美術藏品超過230萬件/套,每年舉辦展覽約2000場,接待觀眾可達2000萬人次,已經形成領先全國、比肩全球城市的發展優勢。

2010年第一次來上海的美國人陸高安,他形容,“越來越多各具特色的文博美術場館落成,上海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如今已是世界級文化藝術中心!”

“十四五”時期,上海明確提出,要建設“更具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國際文化大都市”目標。

作為上海交通大學文創學院的長聘教授,在陸高安看來,中國對自己的文化更加自信,上海也在尋找自己在世界中的定位,“上海文化如何輸出,如何在全球傳播,上海文化代表什么,向世界展現怎樣獨特的歷史和文化特色,這座城市正在思考……”

2022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上影集團編劇王麗萍帶著兩份提案參會,其中有份《加快培育塑造新型鄰里關系》的提案。她說:“作為編劇,我們關注平凡中國人的生活,傳遞中國人的溫暖,就是希望讓真善美通行全世界。”

“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全國人大代表、東方國際集團東方國際創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偉關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她建議,要根據不同年齡段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和智力發展水平來創新方法,搭建更多更好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平臺。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