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搶菜買菜全靠運氣?原來錯峰買菜有“秘訣”
半夜定鬧鐘搶菜、清早排長隊買菜、等半天送菜……疫情當下,上海不少市民反映網上買菜難、送菜難等問題,針對盒馬鮮生和叮咚買菜兩大主流平臺,記者分別跟訪店長、揀貨員、配送員后發現,雖然面臨疫情封控、運力緊張等問題,但每個人都在努力保證市民生活必需品的供應。
下午和傍晚或是錯峰買菜好時機
早上8時許,距離盒馬鮮生KING88店營業還有近一小時,門店外已大排長龍,等待購物的市民的隊伍延綿至商場大廳,約莫有二三百米,雖然排隊長,但大家都戴著口罩維持著秩序。
而此刻,盒馬店內卻忙得熱火朝天,店長范驊在內的216名員工,正在經歷一天中最忙碌的時刻。“快!把地上的紙箱子趕緊收起來,還有這里的木托盤,馬上要開門了,堆在路上要絆腳的……這里怎么還有一攤水,趕緊拖掉。”范驊在巡店中仔細留意著店內各處風險點,第一時間找人解決,同時他的手機也瘋狂彈窗信息,調貨、補貨、配送等一系列問題猛地“堆”在面前,他往往需要在數秒鐘內給出解決辦法。
“本輪疫情期間,我們店的到貨量足足翻了一倍以上,每天補貨至少四五次。”談到人員緊缺的問題,范驊就一肚子苦水,貨多人少,不少商品來不及上架,特別是眼看著到了營業時間,貨還沒有鋪完。“先別管該放哪里了,先把菜放上去再說。”這幾乎是他早上說最多的一句話之一。
8時55分,門店正式迎客,大約5分鐘后,蔬菜區幾乎賣空。很快,一批蔬菜從后倉運抵現場,還沒來得及從托盤上卸下來,等待的顧客已經直接動手拿菜,現場一度出現混亂。員工大聲勸導無效后,范驊見狀趕忙叫停補貨,等人流少許散開后,慢慢分批次補貨。
“大倉送來的菜是足夠的,大家不需要著急搶菜,每天我們會根據情況補貨四五次。”蔬果區主管邱強告訴記者,除了早晨開業外,下午兩三點和傍晚五六點一般是補貨的高峰期,大家可以嘗試下午錯峰買菜,也許會有意外驚喜。
每天走7萬步,只為多送一份菜
除了門店購物,要想在盒馬App買菜,就離不開一群特別的員工——揀貨員。
他們比照著訂單信息,拿著打包袋,穿梭在熙熙攘攘的顧客中,目標很明確——以最短的距離取到商品,并通過門店頂部的傳送帶送至打包處,由理貨人員核對后交由配送員送出。“在我們的腦子里,有一張門店地圖,商品在什么區域哪個柜臺,幾乎一清二楚。”記者跟著一名揀貨員工作,她幾乎一刻不停,看一眼訂單就徑直走向柜臺取貨,不過受制于近期門店補貨等因素,有時候也得找上一會,“現在有時來不及把商品放規整,的確會影響效率,但也是臨時性問題。”
揀貨員在店內的忙碌,大家或許都直觀感受,但盒馬真正的“戰場”通常在閑人免進的后倉,這里正是生產主管江理的“主場”。
“我們的后倉比門店面積還大,商品也更多,但我們只有28個揀貨員和6個理貨員,揀貨效率比前店還高。”江理提到了兩項“法寶”——存貨準確率和優化揀貨路線。他解釋道,每次大倉進貨入庫的商品,通過RF掃描輸入系統,售出一單就會自動扣除,同時揀貨員還會人工核驗,雙重保險提高存貨準確率,這也為調貨補貨提供參考。
偌大的倉庫,正確高效擺放商品也是一門學問。“比如客人一次性買了桶裝水和紙巾,揀貨員到底是先拿水還是紙巾,將直接影響到取貨效率。”為此,揀貨員多次通過系統和人工測算,總結出最優路線,“每次揀貨節省1分鐘,那一天就能省下‘幾天時間’了。”
與前店揀貨員遭遇類似,后倉揀貨同樣受到很大疫情沖擊,拋開員工遇到小區封控不談,用戶“囤貨下單”的習慣也讓揀貨員難上加難。
受運力影響,不少市民會一次性購買較多商品,致使揀貨員集單率變低。“原本跑一趟可以拿三四個訂單,現在只夠一兩個,揀貨任務幾乎翻倍。”江理告訴記者,“囤貨”還導致批次件數高,單一訂單的揀貨時間也更長。
“每個揀貨員平時一天大概走五六萬步,疫情期間至少七八萬。”雖然面臨工時延長、體力極限等困擾,江理卻認為值得,“多揀一份貨,就能多送一份菜,也算是為疫情防控貢獻微薄之力。”
突破極限,每天能送200多單
“走,跟我去送貨!”中午時分,叮咚買菜金都站的員工們忙得“飛起”。眼看訂單越來越多,配送員岳岐峰顧不上與記者詳談,提出帶上記者一起去送貨。他的電瓶車上,裝了幾十袋米面糧油、水果蔬菜,東西多得快要從車上溢出來了。“我這一趟要配送20單,用戶們買得都比較多,這一車挺重的。”
叮咚買菜金都站位于閔行區梅隴鎮,配送范圍內的小區全都處于封控管理,線下商超餐飲暫停營業,金都站周邊幾公里的居民食材需求,大部分只能依賴生鮮電商,導致站點近一周來訂單量激增。
岳岐峰在叮咚買菜做配送員有三年多了,“經歷了疫情剛剛暴發時的那一次保供,這回反而沒什么害怕的。”他說,現在就想多送點貨,越多越好。平時他一天能跑個100多單,“我以為極限也就是跑140多單,但是現在一天能送200多單。”
空蕩蕩的馬路上,飛馳而過的只有送貨小哥們的身影。“我爸是黨員,我是預備黨員!”在路口等紅燈時,岳岐峰突然冒出這么一句。在他看來共產黨員就是一支隊伍。“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這個時候該我們沖鋒上陣了。”
到達小區門口,岳岐峰一只手忙著取貨,另一只手撥通了小區住戶們的電話。小區封控管理期間,岳岐峰只能把貨物交到門口手里,同時提醒居民們下樓取貨。“一天下來要打200個電話,累得一句話都不想多說。”
話雖如此,不過岳岐峰回到公司統一安排的賓館后,還是會打通“第201通”電話——打給河南安陽家里。去年11月,岳岐峰有了自己的第二個孩子,但是4個多月來只跟孩子見過一面。今年,岳岐峰留在上海參加春節保供沒有回家過年,本來打算3月份回家,沒想到遇上了上海本次疫情,非但沒有回老家,甚至整個月一天都沒來得及休息。每天深夜撥通視頻電話時,岳岐峰看見的大都是孩子睡著時的樣子。“等疫情緩解些,就回家看看孩子。”岳岐峰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