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瓶雨傘、咖啡渣T恤 再生環保藝術展讓“垃圾”煥發新生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12月15日報道:廢棄塑料瓶可以變身棉襪、晴雨傘、挎包?咖啡渣可以變身T恤?12月15日,“無用之用”再生環保藝術展在楊浦公園黨群服務站開幕。被定義為“垃圾”的物品,在這里煥發出千姿百態的新生。
“這把傘居然是塑料瓶做的,真是難以想象!外表一點也看不出來。”市民曹先生對展品嘖嘖稱奇。這把傘是“愛分類·愛回收”與天堂傘聯名的再生產品,由廢棄塑料瓶經過回收、清洗、粉碎、高溫、造粒等環節,轉化成環保紗線,再制作成RPET環保面料,大約5個塑料瓶可以轉化制作一把傘。
“塑料瓶如果放在干垃圾里一起被填埋到地下,需要500年才能降解,還會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主辦方介紹,“而作為可回收物被回收之后,就可以變廢為寶,循環再生,不僅減少污染,還節約了資源。”
像這樣的展品還有不少,比如由咖啡渣提煉出“咖啡碳纖維”制作的T恤,塑料餐盒回收利用制作的鑰匙扣,易拉罐、紙箱再生制作的工藝品……連制作展臺的磚也是“大有來頭”,它們是由塑料餐盒轉化的再生材料,淺灰色代表塑料餐盒,綠色寓意新生。今年,“愛分類·愛回收”與美團合作,將外賣餐盒經過回收、分揀、清潔等環節,由再生工藝打造成再生磚材料,用科技讓塑料“重生”。
在展廳中央,一幅畫作前人氣特別高。它由參展者共同創作,大家可以用織線作為作畫工具,連接自己投遞過的垃圾品類,每個品類上都有相應數據。比如“每使用1噸再生塑料,能節省2-3kg原油”“回收1噸廢鋼鐵可煉鋼0.9噸”“利用廢紙造紙與用傳統的植物纖維造紙相比,可以節約50%的新鮮水”等40多個讓人印象深刻的數據,提醒大家垃圾分類和資源回收再生的重要性。
這場再生環保藝術展由楊浦區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推進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指導、楊浦區可回收物主體企業“愛分類·愛回收”主辦、美團協辦。本次再生環保藝術展將持續到2022年1月15日,每天9:00—17:00開放,市民可免費進場參觀。2021年12月19日和2022年1月9日還將舉辦線下互動,到現場觀展、參與科普活動和問答,有機會獲得環保再生禮品。
今年10月,國務院《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推行“互聯網+”回收模式,實現再生資源應收盡收。2018年起,楊浦區綠化市容局攜手區內企業“愛分類·愛回收”率先探索“互聯網+智能回收”服務模式,逐步打造完善1+12+X可回收物“點、站、場”服務體系,落實低價值可回收物專項補貼發放,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目前,“愛分類·愛回收”在楊浦區日均回收量達180噸左右,助力垃圾減量化、資源化成效明顯;在上海市,已投放智能回收機近2500臺,日均投遞超過10萬人次。
萬物新生集團旗下的“愛分類·愛回收”首席運營官陳靜曄介紹:“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大背景下,我們以可回收物作為創作素材,通過跨界合作、可持續設計等方式表達循環再生理念。希望通過這些創意獨特的作品,將‘分類新時尚,減法新生活’的環保理念融入市民生活,提升市民環保意識,進一步助力垃圾減量化資源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