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av影院免费看,亚洲无码片日韩无码片,av人妻无码网站,中文字幕美熟少妇

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紅色經典進課堂 “黨史百年:館長學者三人談”還原“李俠”原型

2021年09月14日17:55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上海9月14日電 (王文娟)“同志們,永別了,我想念你們。”1958年,孫道臨主演的《永不消逝的電波》電影上映,這部紅色經典影響幾代人,這句臺詞曾經感動無數觀眾;近兩年,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又引起巨大的社會反響,迄今已演出了近300場,巡演過30多個城市,卻依然“一票難求”。為什么紅色經典魅力永存?為什么中國共產黨的第一部地下電臺誕生在上海?電臺在城市地下斗爭的重要意義是什么?

13日,上海市委黨校創新黨史學習教育形式,以“上海城市地下斗爭中的共產黨員”為主題舉辦“黨史百年:館長學者三人談”系列黨史學習教育系列活動,以《永不消逝的電波》電影主人公李俠的原型之一李白烈士為典型案例和切入點,分析和認識上海城市地下爭斗的復雜性,學習和領悟偉大建黨精神。

現場,上海市委黨校黨建教研部副教授趙大朋,李白烈士故居名譽館長吳德勝,上海市青聯常委、上海歌舞團榮典首席演員、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中“蘭芬”的扮演者朱潔靜三人對談,以不同視角還原李白人物形象,與第126期領導干部進修班、第22期黨外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學員,講述上海城市地下斗爭的復雜狀態。

上海有著豐富地下斗爭的歷史,見證了黨的地下斗爭的各個歷史時期,涉及到黨的地下斗爭的各個領域、各種方式。“電臺非常符上海地下斗爭的隱蔽性和特殊性的特征。”趙大朋介紹,1928年,中國共產黨提出構建地下電臺。當時,整個斗爭形勢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全中國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利用電臺開展工作是革命斗爭的迫切需求。“在中央特科李強等同志的努力和共產國際的幫助下,從幾乎一窮二白,到1929年實現了第一部電臺在上海誕生,開啟了黨在上海地下電臺的歷史。”

李白為什么選擇黃渡路這里作為秘密電臺?當時的工作狀態是什么樣子?“1937年10月10號,李白孤身一人來到上海,第一個地點在現在的黃陂路,后來轉移到長樂路,在上海近12年,秘密電臺設置過6個點,位于虹口區黃渡路107弄15號是最后一個點,也是李白和裘慧英在上海解放前的最后三年生活工作和被捕的地方。”吳德勝說,當時,黃渡路這個點離國民黨的警備司令部直線距離只有200米,最危險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整個弄堂里大部分都是國民黨軍官,冒著風險忘我工作。“收報員蘇采青曾跟我回憶李白,說上海臺這位同志發報態度又好、手勢非常熟練,黨中央電臺的報務員非常希望收聽上海臺的信號。”

李白到上海的兩年后,上海黨組織為了更好地掩護李白的身份,決定派紡織廠女工、共產黨員裘慧英,以夫妻名義配合他工作。朱潔靜演繹的“蘭芬”是以裘慧英為原型,她談到,“當時選‘蘭芬’,導演說相信我會和這個角色共同成長。當我走進裘慧英,被裘慧英和李白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七十年前,他們也許跟我們是同齡人,三十多歲,都是那個時代和這個時代的青年人,裘慧英和李白的故事仿佛在我們身上重合了,有了一種跨越時空的對話。”

“李白是什么時候犧牲的?他和裘慧英見最后一面是什么情況?”吳德勝說:“1949年5月7號那天上午,裘慧英抱著4歲的兒子在蓬萊路居民的陽臺上對著看守所的小窗口呼喚靜安,靜安。李白聽到妻子在呼喚,他的雙腿已經被老虎凳折斷,站不起來的,他關在一起的獄友把他托起來,對著小窗口看到自己的妻子和兒子。兒子看到爸爸:‘爸爸,爸爸,你快來抱我,’李白說:‘孩子,乖,爸爸很快會抱你的’。李白默默地對視著自己的妻子,過了幾分鐘后說:‘你以后不要來看我了。天快亮了,我所希望的等于看到了,我一生的奮斗快要實現了,今后我無論生死,你們和全國人民一定會過上幸福自由的生活。”當天晚上,李白、秦鴻鈞、張困齋等12位革命被押往浦東戚家廟執行了槍決。李白犧牲時年僅39歲,離上海解放僅僅還有20天。

以小切入展示復雜的時代背景,通過“李俠”這個典型的人物,揭示了或者詮釋了上海地下斗爭的復雜性。上海市委黨校副校長、教授梅麗紅表示,上海市委黨校積極創新黨史學習的方式方法,把紅色文化和上海紅色資源引進課堂,“館長學者三人談”活動是一次探索嘗試,今后還將進一步積累經驗,不斷提升。她指出,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很重要的原因是一代代共產黨人前仆后繼,堅持對黨和人民的事業忠誠,希望黨員干部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在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上做出這個時代不負黨和人民的新的成績。

(責編:王文娟、韓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