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黎川發展生態農業
黎米稻草的綠色循環(記錄中國)
收割機正在收割黎米。 |
在稻草上種完稻草菇留下來的菇筒廢渣,可以用來制作有機肥。 |
江西黎川縣的稻田里,收割機在前,“吞”入一串串飽滿的稻穗;村民在后,將一簇簇稻草扎成稻草束,整齊地立在田里晾曬。
村民艾后生笑著說:“這稻草,金貴!沒有它,種不出好黎米!”
此話怎講?東華理工大學的李榮同教授揭開謎底:種綠色有機稻,產綠色有機米,留下的綠色有機稻草,長出綠色有機稻草菇,殘渣制成有機肥,來年稻子長得更旺,稻草就此實現綠色有機循環。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2015年,江西五圓科農實業有限公司瞅準黎米這一本地特色稻種,準備發展綠色有機大米產業。但公司副總經理龔國強卻為肥料犯了愁,“當時有機肥一噸賣1500元,不僅貴,質量也未必符合綠色有機產品要求。”
同樣發愁的還有李榮同,為提升黎川的稻草菇產量,他領銜的科技特派團調研大半年,雖有解決方案,但大量、穩定的試驗稻草從哪來?
一邊產出稻草但缺少肥料,一邊產出肥料卻缺少稻草,李榮同和龔國強一拍即合——“稻草菇菌絲可以分解黎米稻草中的纖維素等大分子,稻草渣再加點牛羊糞便增加氮元素,不就是上好的有機肥嗎?”
2016年夏天,李榮同在龔國強公司的黎米稻草上試種稻草菇,喜獲豐收。緊接著,就是化稻草渣為有機肥的關鍵環節。
加多少牛羊糞便、怎么發酵……制肥方法大體明了,但具體路徑未知。“不是那么簡單!要先按70%稻草渣和30%牛羊糞便的比例混合,堆積發酵,讓堆積體達到72—75攝氏度的溫度環境,每七天翻動一次以接觸氧氣,保障高溫菌充分生長,共翻動3次,最終制成有機肥。”復雜的制肥方法李榮同脫口而出,其中的比例、時間、溫度以及具體操作方法等關鍵細節,都來自他和科技特派團里微生物專家的一次次嘗試。
制肥原料、過程都“有機”,一噸肥只要1000元,來年春耕龔國強就用上了自制有機肥。“肥料好,稻子‘體質’也好,病蟲害減少,用肥用藥需求大大降低。”難題解決,龔國強喜出望外。
“公司的綠色大米和有機大米都賣出了好價格!”龔國強說。肥料問題解決,綠色循環打通,產品賣上好價錢,鄉親們進行生態種植的積極性更高了,艾后生給記者算了筆賬,“按普通方法種出來的稻谷,一斤賣1塊2。現在公司免費提供種子、肥料、技術,種綠色稻,按一斤干稻子2塊的價格統一收購。另外,一畝地的黎米稻草種出來的稻草菇還能賣四五千塊錢。”
稻草菇產量和價格翻番,循環式生態農業項目獲批省里的農業科技創新項目,李榮同很是高興。如今,他和科技特派團又有了新計劃:研究冬閑時如何在菇筒廢渣上再種一茬菌菇,同時進一步分解稻草大分子,更好地釋放肥效。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10日 03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