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七日談|樹洞上作畫,贊大上海的“小心思”
上周,上海拼發展的勁頭仍然十足。2月15日,191項市重大工程項目迅速推進;上海市教委發布消息,今年全市新建改擴建30所幼兒園,各街鎮將全面推進社區托育點“寶寶屋”建設……諸多“拼勁十足”的新聞,意味著上海延續開局就是沖刺的勁頭,發展為了民生,發展不忘民生。
宏大敘事中,上周新民晚報刊發一則《轉角遇見“樹繪”》的新聞,也打動了不少人。上海南昌路168弄的弄堂口,一些手繪師在梧桐樹上精心手繪了貓頭鷹、小貓咪、小松鼠等小動物,將這一帶打造成充滿童趣的樂園。
其實,上海的街邊、公園,有很多這樣的樹繪。從樹洞里探出頭來的“小松鼠”、陶醉在鮮花叢中的小兔子……天馬行空、又和周邊自然融為一體的創意樹繪,仿佛是深夜路邊攤的餛飩鋪、貨郎手里的撥浪鼓,總能不經意間俘獲凡人的心。
圖片來源:上海長寧微信公號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建設社會主義國際文化大都市,不止體現在有多少博物館、美術館,也體現在一些犄角旮旯的藝術范兒。小小樹繪,繪出了上海建設藝術之城的巧思與用心。在上海,創意被尊重,街頭藝術工作者也有用武之地。
接地氣的藝術更有生命力。上海街頭種植了不少懸鈴木,有時會因蟲蛀而留下傷口或洞穴。置之不理,洞穴容易變大。有的地方為圖省事,直接給樹洞糊上水泥,簡單粗暴且不美觀。既然傷口藏不住,何不通過藝術的方式展示出來?上海的樹繪,兼具環保和美觀,用心用情,尊重藝術規律,方能獲贊無數。
圖片來源:上海長寧微信公號
從一個個“樹繪”上,能看得出上海打造藝術之都的“小心思”,也是上海用“繡花”般的功夫細化城市治理精度的一個縮影。街頭巷尾的“細碎小事”,關聯著居民的幸福感。路旁高高的樹枝上有沒有掛著塑料袋?巷口停放的共享單車有沒有擠占人行盲道?……提高城市發展品質,需要管理者從這些小事管起,從老百姓的身邊事做起,讓城市的犄角旮旯都美起來,都更有人性的溫度。
上周,2022年度上海市重點工程實事立功競賽表彰大會舉行。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在會見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代表時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以排頭兵的姿態、先行者的擔當,把城市高起點規劃好、高水平設計好、高質量建設好、高標準管理好,更好譜寫“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新篇章。
大城譜寫新篇章,從小處著眼,下足“繡花”功夫——用心用情,這是一種對百姓負責任的擔當姿態。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