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租車駕駛員馳援120急救轉運,他們說,最難的不是長時間安全行車
元旦假期,原本已經請假回到安徽老家的出租車駕駛員葛厚文,開著120急救車穿梭奔忙在上海居民樓與各大醫院之間。這是他在參與過上海四五月份的虹橋交通保障任務后,再次接受特殊任務,投入新的戰場。
隨著疫情形勢的變化,近日上海市120急救中心人手告急,牽動著社會的心。這些天,來自各方的力量正在全力支援,共同守護這座城市和市民的生命安全。
為了報名連夜從老家趕回
12月24日,大眾出租公司接市道運局通知,需要挑選駕駛員支援120急救中心。26日,首批46名駕駛員參加了市急救中心的崗前培訓,當天即投入了120的急救運送。
駕駛員葛厚文為了參與這次任務,從報名到上車的十幾個小時,穿越了好幾個城市。“本來請了假回安徽老家,到家沒多久就接到車隊長電話,問我是否要參加支援120急救轉運。”葛師傅曾在今年四五月份全程參加虹橋高鐵站的交通保障任務,那時的經歷讓他深刻地感受到,“多一輛車和少一輛車的區別很大,120急救是在和死神賽跑,沒有多想我就報名了。”
可是,報到時間是第二天一早,葛厚文查詢發現,唯一能趕上任務的辦法就是立刻包車到蚌埠,坐夜間的綠皮火車趕回上海。于是他告別剛見面的家人,連夜動身返滬。參加支援的第一晚,由于來不及趕回租在郊區的房子,他只能在急救站找了個沙發蜷縮一晚。
“這次參與任務的管理員和駕駛員中,大部分都參加過上海4月和5月的交通保供服務。”大眾出租120急救保障點現場管理負責人李民說,當時,大眾出租應急車隊承擔了虹橋高鐵站的交通保障任務,并在4月初成立上海首支進駐浦東的愛心保障車隊,承擔新區12個街道、24個鎮內的市民就醫運送保障服務,其中包括大量血透、放化療患者。
參與本次支援的駕駛員中,大部分是已經感染過的“陽康”,和葛厚文同屋的褚瑞林師傅就是其中一員,在四五月參與疫情保障的時候,褚瑞林從第一天出門,連續兩個月沒有回家,等他再次打開家門時,發現電飯鍋已經長出了綠毛。這一次,他再次主動報名上了一線,“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只要能堅持,我就做下去。”
為病人貫通生命線
參加虹橋火車站交通保障時,葛厚文曾經多日睡在車里,塊頭比較大的他,窩在后排座椅上,一覺下來常常腰酸背疼。有時晚上蚊子多,一開窗戶就都飛了進來,叮得人滿身是包,半夜睡不著,就只能下車透透氣。
“這次120急救轉運,比上次的任務還要印象深刻,因為關乎人命,所以壓力會更大一些。”葛師傅和同事們分為日夜兩班,每班12小時,平均要接8至10車次,他們不僅負責開車,還要與同車的擔架工一起搬運病人。“我們接到的病人里,9成以上都是老人,最小的都有60多歲。他們大多住在老小區,樓梯間狹窄,搬運時又不能磕著碰著,很有難度。”
前幾天,葛師傅接到一個轉運任務。病人是位獨居的高齡老人,在家準備洗澡時不小心跌了一跤,摔斷了尾骨,送醫救治后安排葛師傅送回。“病人本身個頭大,搬運起來比較費勁,又傷到了尾骨,全身都不能磕著碰著。”葛師傅等三四個人拎著老人的衣服小心將人往上提,使勁時萬分注意重心。等到在老人身下塞好軟擔架后,大家都氣喘不已,衣服也都濕透了。
“最開始,面對大量不明病情的急救病人和高風險感染,又是完全不熟悉的擔架工作,駕駛員們內心難免有些發怵。”李民和同事一起駐守現場,負責調度安排的同時,做好駕駛員們的情緒疏導。“大家不是怕苦和累,而是關乎病人的安全,帶來的精神壓力比較大。我們及時去安撫溝通,努力把他們后勤服務做好,這幾天大家的情緒都比較穩定了。”
隨著慢慢掌握搬運技巧,葛師傅的壓力也小了一些。“我們面對的是脆弱的病人及家屬,好好溝通很重要,特殊時期大家彼此多些理解和支持。”有一幕讓他印象深刻。在將一名老人轉運到醫院后,葛師傅推著床準備上車,扭頭一看,那名老人側過頭,沖著他微微點頭。“當時就覺得,心里暖暖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