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領先的全自動花卉生產基地落地浦東,記者實探神奇之處
在東海之濱的上海鮮花港內,一座全球領先的全自動花卉生產基地,已初露頭角。它由光明食品集團所屬上海花卉園藝集團(以下簡稱“花卉集團”)打造,配備了全新的智能控制系統。工作人員只需坐在電腦前或者手持移動設備,就可以遠程操控種植、分級、包裝等各個環節,實現流水線式、工廠化的花卉生產全流程。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花卉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才標表示,公司正以打造中國現代花卉“硅谷”為目標,堅持科技創新,建設花卉行業信息、技術交流、資源共享、市場開拓的總部經濟平臺,推動花卉產業高質量轉型發展。
掌握種源自主權
在位于鮮花港的鳳梨種苗實驗室里,工作人員穿著白色工作服,先把培養基注入組培盒中,再用消毒過的小刀和鑷子,將經過切割后、僅有幾毫米大小的鳳梨單株放入培養基。這一過程,稱為擴繁。
“從1000株種苗開始,通過5次擴繁周期,一次可以獲得超過100萬株種苗。”花卉集團副總裁顧俊杰告訴記者,作為全球領先的鳳梨種源企業,公司年產6000萬株鳳梨種苗,其中,70%-80%均出口至國外。
十多年前,是另一番光景。彼時,鳳梨種源幾乎被國外企業壟斷,算上種苗費、檢疫費還有關稅等各項費用,每株需要以11-12元的均價購得。“為什么我們不能自主擴繁并進行品種創新,掌握種源的主動權?”為了找到這一問題的答案,花卉集團與業內領先的一家比利時企業開展合作,共同設立鳳梨種源研發中心。經過多年的潛心探索和研究,花卉集團目前已有8個鳳梨新品種獲得認定,其中最為成功的就是中國紅鳳梨。它的株型飽滿、顏色純正,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首秀后,成為暢銷款,如今年銷量達到幾十萬盆。“對于種植戶來說,又多了一個新的選擇,從我們這里購買均價只要5-6元的鳳梨種苗,從源頭上降低生產成本。”
“國外花卉產業已有上百年歷史,形成了科學且系統的繁育體系。想要實現追趕并創新品種,是極為需要耐性的事情。”業內人士將此形容為“坐冷板凳”。
在紅掌的種源研發上,花卉集團科研人員也深有體會。站在溫室大棚里,記者注意到一處特別的區域,這里的紅掌高低不一,生長得有些“隨性”。“這里其實是我們最為寶貴的地方——重點培育的雜交后代品種資源。”上海鮮花港技術總監王暉說,每年,這里會產生上千個雜交組合,技術人員嘗試從幾萬粒后代種子里,篩選出表現好的品種,稱得上是“萬里挑一”。“往往一個新品種的推出,需要8至10年的時間。”
目前,花卉集團已申請13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紅掌新品種,其中8個獲得國家植物新品種權授權,在業內處于領先水平。在顧俊杰看來,研發還有很多的可能性,比如通過基因編輯等手段讓原本沒有香氣的花卉散發香味,或者降低生長適宜溫度實現節能環保等等。“經過多年的技術及管理積累,在花卉種源創新方面,我們已經上路,如今正是發力追趕的時候。”
國際領先的“智能工廠”
一座全球領先的全自動花卉生產基地,在鮮花港內初見雛形。占地5公頃、高約9米的空間內,設有種植、分級、包裝等功能區。全新的智能操控設備,流水線式的作業模塊,讓人仿佛置身于工業領域的智能工廠。
記者看到,種植區的花卉不是生長在田地里,而是排列在盛有專用基質土的花盆內,整齊地置于苗床之上。技術人員正在現場調試設備,在他們的操控下,一個個苗床就像是拼圖一般,隨著下方的齒輪實現移動。
“不同于以往的人工栽苗,在這里,種苗上了機器之后,就可以實現自動栽苗。完成上盆的花苗經傳送帶運輸至種植區,等到花卉培養長大至成品后,再傳送至分級區,機器將根據系統設定的品級標準,對產品進行分級,最后運往包裝區。”顧俊杰告訴記者。
系統的神奇之處,還在一些看不見的地方。以往,種植人員需要通過人工的觀察與經驗,來判斷溫度、光照、水肥等適宜程度并采取對應措施。 而現在,一切都由計算機控制系統來做主。系統實時匯集基地內探測器傳輸的各項數值,并利用植物生長模型進行綜合分析決策。比如,當光照超過預設標準值,系統就會給遮陰網下達“開啟”指令,澆水的頻次也會做出相應的調整。
預計到明年,生產基地將完全建成并投入使用。屆時,現場可以基本實現無人化生產,工作人員只需坐在電腦前或者手持移動設備,就可以操控花卉生產全流程。
“這樣的智能工廠造價不菲,從投入產出比上看,值得嗎?”面對這個問題,顧俊杰認為,智能設施設備的應用,將緩解從業者短缺的難題,并且提高產品品質及生產效益。“設施農業是未來發展的一大方向,我們希望成為行業發展的引領者。只有消化吸收了最新技術,才會有更多的從業者愿意投身于此。”
打造總部經濟
今年11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關于推進花卉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35年,花卉種業創新體系健全完善,主要商品花卉品種國產化水平大幅提升,完備的花卉產業體系基本建成,力爭年銷售額超過7000億元。
“要實現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是核心,過去十幾年的發展經驗,已經讓我們深切體會到這一點。”顧俊杰告訴記者,他們正計劃在云南麗江建造一座20公頃的溫室。聚焦高端玫瑰鮮切花品種研發及生產,打破國外種源壟斷的局面,推動產業化、規模化發展。“我們的目標是,掌握花卉產業鏈制高點,打造中國現代花卉的‘硅谷’。”
同時,花卉集團也正立足臨港,打造總部經濟平臺——上海光明花卉中心。趙才標表示,該平臺將全面利用臨港新片區的交通、區位優勢和人工智能產業高地,在滴水湖畔打造國際花卉公司亞洲總部,吸引具有實力的國際育種公司和科研機構入駐,建立國際花卉育種新品研發亞洲總部,實現總部辦公、研發展示、科學實驗、產業鏈融合等功能。
根據規劃,從2020年到2034年,臨港新片區的常住人口達到250萬左右。在趙才標看來,這將為構建融合旅游、文化、養生等關聯產業的立體大花卉布局,打開更大的發展空間。“我們將結合花卉集團人才、技術優勢,豐富花卉產品和業態模式,立足上海、帶動西部、服務全國,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