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可持續發展為價值導向,不強調排名或比較
2030年,全球千城應用“上海指數”
“上海指數”是一座中國、上海與世界溝通的橋梁。作為一個標準化的指標體系,“上海指數”能采用國際語言講好中國故事,讓更多國際城市從中學習借鑒
■本報記者 戚穎璞
時隔8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場活動重返發源地上海。昨天,2022世界城市日開幕,一系列重磅研究成果在主會場發布。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城市監測框架——上海應用指數(簡稱:“上海指數”)有了突破性進展:繼去年發布綜合指標體系框架之后,“上海指數”今年取得階段性研究成果,正在國際、國家、地區三個層面進行試點,涉及聯合國城市旗艦項目的20多個國際城市以及中國100多個城市,計劃到2030年在全球1000個城市開展實踐應用。
“上海指數”研究團隊成員、同濟大學教授諸大建介紹,“上海指數”的指標體系涉及經濟、社會、環境等不同領域,是以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為基礎,研究遴選與城市關聯性最高、解釋度最強的核心指標。
和其他全球性指標體系不同的是,“上海指數”更強調“以人為本”,這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價值導向。因此,“上海指數”既關注城市人口、醫療、教育、就業、交通、貿易、能耗、環境等城市“硬”指標,也關注“軟”指標,比如民眾對城市管理的參與意愿、民眾對城市治理的滿意度等等。其中,還包括公共空間的獲取性、城市污水無害化處理率、生活垃圾安全處理等人性化指標。
同時,“上海指數”并不強調排名或比較,它是關于城市進步和協調發展的指數,通過評估和反映城市在可持續城市化方面的成就和挑戰,幫助城市確定或調整發展重點,從而推動全球城市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也就是說,即使一座城市的經濟規模、人口規模不是最高的,但它各方面的發展比較協調,社會福祉好、市民滿意度高,就能獲得“上海指數”的較高評價。
目前,“上海指數”正在全球不同層級、不同等級的城市中試點應用,其中國際城市涉及東京、紐約、倫敦、巴黎等;中國城市覆蓋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和長江中游等5個城市群,在上海還涉及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南匯五個新城。
“試點的目標是為了讓‘上海指數’的應用更符合原先的設計規劃,它是進步的指數,并非一成不變。”上海市住建委總工程師劉千偉表示,在此基礎上,“上海指數”指標體系才能逐步完善,穩定下來,盡可能適配到不同國家和地區背景下的不同城市的差異性特點,使其更具廣泛性,更有國際傳播力。
在諸大建看來,“上海指數”是一座中國、上海與世界溝通的橋梁。作為一個標準化的指標體系,“上海指數”能采用國際語言講好中國故事,讓更多國際城市從中學習借鑒。“上海指數”將作為“上海獎”的評獎依據和《上海手冊》案例遴選的重要標準,到2030年,計劃在全球1000個城市開展實踐應用,并以上海為中心,形成“上海指數”的全球城市可持續發展知識共享與合作網絡。
大會還發布了《上海手冊》和“上海獎”的階段性研究成果。2022版《上海手冊》遴選了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共21個案例,今年的一大亮點,就是中國有6個案例入圍,分別是成都社區自治、北京百灣家園公租房、威海精致城市、上海建筑可閱讀、黃浦老字號的傳承與創新,以及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等案例。“上海獎”將于2023年頒發。
未來,中國政府和聯合國人居署將進一步合作,共同推出更多國際公共產品,為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全球發展倡議作出更多貢獻。(來源:解放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