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醫院醫生徐穎杰在方艙醫院的27天…… | 奮斗者·正青春
從進駐方艙到方艙休艙,整整27個日日夜夜里,上海市同仁醫院心內科徐穎杰醫生與團隊成員們一起,用專業、責任、愛心和真情,溫暖、感動著隔離點里的每一個人,圓滿完成了迎風逆行的使命。
4月9日,集體乘坐大巴前往方艙醫院的路上,徐穎杰在心中再次默念著那句醫學箴言: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在方艙醫院中,有一些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基礎疾病,他們是徐醫生重點關注的對象。
一個午夜,一位有心梗病史的老年女病人突發胸痛,并伴有出冷汗,含服了保心丸后仍無緩解。
得到消息,剛躺下休息的徐穎杰醫生迅速起身,一邊快步跑向病房,一邊向值班醫生發出緊急醫囑:請馬上給予硝酸甘油一粒舌下含服,并叮囑護士給予患者平臥、吸氧、監測生命體征,完成心電圖檢查。
當徐穎杰穿好防護服來到病人身邊時,心電圖已經做好了,仔細閱讀心電圖沒有發現特別的異常后,徐醫生懸著的心方才落地。此時,患者的胸痛癥狀已經緩解,臉色也逐步好轉。徐穎杰醫生當場給出清晰明了的建議:胸痛很可能是冠狀動脈出現了嚴重的狹窄,雖然現在通過藥物癥狀緩解了,但并不能根治缺血的問題,建議進一步做冠脈造影檢查,以明確冠脈病變情況。
經過徐穎杰醫生的反復勸說,病人點頭認同。第二天,患者家屬也表示贊成,決定解除隔離后盡快去醫院進一步診療。
4月9日進駐方艙后,徐穎杰考慮到入住患者可能存在的焦慮情緒,便與組員一起起草了《給患者的一封家書》,以親人的口吻,向患者介紹隔離點內的注意事項。
“一場新冠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軌跡,我們全體醫療隊和您一樣離開自己的家,在此相遇,成為短暫的‘家人’。”這是《給患者的一封家書》中的第一句,“拿到這封‘家書’,看著看著,我的眼淚就流了下來。”患者張女士說,“來時心中的忐忑和煩躁,在方艙醫護人員的關愛下,很快就消失了。”
良醫有術治病,溫情無聲除疾。
“對于方艙醫院里的患者,援助和互助的重要性有時會大于藥物的治療。”為此,徐穎杰常常與團隊成員們一起,為患者提供許多救治以外的幫助和服務。
剛剛來到方艙時,焦慮萬分的凌女士克制不住內心的壓抑,失聲痛哭。徐穎杰安慰道:“我們醫護人員和患者有著一樣的心情,最大的愿望就是大家早日康復,早日回家。相信我們,這樣的日子很快就能到來。”溫暖的話語,讓凌女士眼中有了光芒;第一次核酸陰性后,沈先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第二次的結果,徐穎杰就耐心向他解釋原因;和媽媽一起進艙的小朋友錯過了飯點,徐穎杰就會把自己的點心送給孩子,讓媽媽安心,讓孩子開心……
“我們醫護人員還會繪制卡通畫送給患者,放置了收集病患建議、意見的留言板,茶余飯后組織病友們跳健身操。”徐穎杰說,患者們也很快適應了方艙的生活,焦慮緩解了,這也為病情的早日恢復奠定了基礎。
在方艙醫院的很多場景永遠刻在了徐穎杰的腦海中,溫暖著他:即將解除隔離的一位母親因為整理行李不慎扭傷了腰,邊上的病友立馬拿來了自己的腰托,并幫忙她照顧孩子;行動不便的老人如廁遇到困難,隔壁的小伙主動幫助照護;年輕人紛紛加入臨時志愿者群,協助分發一日三餐;回家前,小朋友們為“大白”涂鴉了繪畫作品,作為他們最真摯的禮物……
徐穎杰說,一句“謝謝醫生!你們辛苦了”,永遠都是最好的安慰,一個個解除隔離的背影,永遠都是最好的禮物。
5月5日,當送走最后一位患者,方艙也徐徐關上艙門。徐穎杰說,這個春天一定會烙印在他和同事們的心中,因為他們用溫暖、用真情為這個春天抹上了最美麗的色彩。
(來源:上海長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