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疫”中的青春底色丨致敬“疫”路上的同行人
青春 青春
聞令而動 全力“疫”赴
我們不怕
我上,讓我上
這是一股磅礴的力量
因為我們正青春
疫情發(fā)生后,大團鎮(zhèn)黨委第一時間發(fā)出戰(zhàn)“疫”動員令。黨有號召,團有行動,132名團員青年積極響應、沖向一線,11名團員青年化身“大白”進駐疫情封閉管理區(q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擔當實干為青春增色。
心中有張地圖
25歲的王彥是鎮(zhèn)黨群辦的工作人員。獲悉疫情封閉管理區(qū)需要志愿者,他第一時間報名參加,并成為第一批進駐疫情封閉管理區(qū)的團員青年。
初到疫情封閉管理區(qū)的第一天,王彥和同伴們就碰到了一個大難題。由于對該區(qū)域道路不熟悉,各家民居坐落的位置又比較分散,無論是上門排摸信息還是為村民遞送物資,他們經(jīng)常弄不清方位,需要花上好長時間、費上好大的勁兒、繞上一大段“冤枉路”才能找到村民的房屋。第一次排摸村民信息,從139號門牌到101號門牌,8個志愿者用了足足兩個多小時。“有一戶125號村民家,掩藏在小弄堂里,這是我們印象最深刻的一戶,需要跨越河道邊緣并繞到圍欄邊才能到達。那天上午,我們找了很久,甚至一度懷疑,封閉管理區(qū)到底有沒有這戶人家。”王彥感嘆道。
這個問題嚴重影響了工作的開展。做事細心的王彥暗暗下決心,要和小伙們以最快的速度精確地記住每一戶門牌號所處的具體方位,確保能夠在第一時間到達每戶村民的房屋。經(jīng)他提議,大家共同商定:在結(jié)束每天的工作后,一起“復盤”和分享當天為每一戶村民投遞物資所走過的道路,共同總結(jié)出最近最優(yōu)化的路線,以及周邊最明顯的標志物。
經(jīng)過兩天的用腳丈量、用心服務和信息共享,疫情封閉管理區(qū)139號到101號房屋逐漸在8名志愿者腦海中形成了一張內(nèi)容豐富的3D地圖,并且牢記在每個人的心中。“心中帶著這張地圖,我們再也不用走‘冤枉路’了。在封閉管理區(qū),我終于成為一名合格的‘使命必達’的‘快遞’青年了。”王彥自豪地說。
腰間有個挎包
26歲的孫思豪是鎮(zhèn)黨政辦(審計室)的工作人員,平時他一直是個工作認真、心思細膩的人。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在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他積極報名并義無反顧地成為一名疫情封閉管理區(qū)志愿者。
在封閉管理區(qū),他和伙伴們夜以繼日地為居民們提供各項服務工作,包括巡邏、收集垃圾、物品消殺、快遞分發(fā)和上門宣傳告知等。細心的他發(fā)現(xiàn),當伙伴們都穿上“大白”防護服后,根本沒有口袋可以存放手機、手套、消毒噴霧等防疫物品,存在被感染的風險。他回憶起以前的同事曾經(jīng)用防疫物資做小收納袋的辦法,于是,自己琢磨并開始嘗試用醫(yī)用帽、薄型隔離衣等材質(zhì),為小伙伴們制作了一個又一個防疫簡易背包。
簡易防疫背包“誕生”后,成了伙伴們開展工作的重要幫手。“手機和消毒噴霧終于有地方放了,真是太實用了!感謝孫思豪,為他的智慧和巧手點贊!”同是封閉管理區(qū)其他志愿者感慨萬分。
以青春之名
在疫情防控中向下扎根
“疫”路同行 決戰(zhàn)決勝
堅持就是勝利
讓我們相約
待到疫情散去時
一起看最美的風光
(來源:浦東大團)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