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城市防災減災,上海氣象“早預警、早行動”顯實效
人民網上海3月23日電 3月23日迎來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早預警、早行動:氣象水文氣候信息,助力防災減災”。據悉,目前上海氣象部門已吹響“大城市氣象風險精細化動態預警業務體系建設大會戰”的號角,繼續建設“第一發現、第一預警、第一鏈條、第一閉環”,筑牢城市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促進上海“早預警、早行動”更上一級。
當前,申城正值乍暖還寒之時,又面臨疫情“倒春寒”。自3月17日以來,上海出現明顯降水、大風、降溫過程,對防疫工作帶來不利影響。市氣象部門積極開展“早預警”。3月16日、18日分別針對大風降溫過程和強降水過程,發布重要天氣市領導專報。20日11時、20時和21日11時分別發布雷電黃色、大風藍色預警信號。與此同時,主動對接疫情防控各環節對氣象服務的需求,充分發揮城市精細化管理氣象先知系統在“一網統管”中的作用,積極做好部門聯動,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最及時的天氣預報預警與實況服務。全市各級相關部門根據氣象“早預警”及時開展“早行動”,積極做好災害性天氣防御工作,對戶外防疫設施、防疫用品提前采取加固、防雨或轉移等措施,及時調整戶外核酸檢測點,并通過微信等方式提醒一線防疫人員以及群眾及時增添衣物,做好自我防護工作。
據悉,上海的氣象“早預警”最早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1884年上海外灘信號塔開始每日定時懸掛反映天氣變化的氣象標志,為黃浦江停泊的船泊服務。如遇天氣突變,則在塔頂桅桿掛上旗或球,以示警報。若有臺風來襲時,更會懸掛表示臺風強度、移動方向、經緯度等信息的旗幟。
如今,上海氣象預警信號則從上海市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發出,實現了秒傳直達。據上海市氣象局減災處副處長楊捷介紹,上海中心氣象臺發布了氣象災害預警信號之后,預警發布中心立即啟動全社會廣泛傳播,市民會在第一時間通過手機、電視等渠道接收到預警信息。
除了及時發布預警信號以外,氣象部門“早預警、早行動”還體現在部門聯動服務方面。比如,和防汛部門建立了“防汛直通車”工作機制,和海事、交通、應急部門建立了“大風直通車”工作機制,通過直通車預通報服務,各個聯動部門能盡早采取防御措施。
近年來,上海氣象部門還積極融入了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建設,精心打造的城市精細化管理氣象先知系統集成了氣象與防汛、氣象與交通,氣象與公安、氣象與衛健,氣象與住建等部門聯合開發的智能化應用場景,氣象部門通過和這些部門共建影響預報和風險預警模型,建立線上線下互動的閉環管理,實現“你未知、我先知,管在事先,防于未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