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長寧片區未來將這樣發展……
在3月4日舉行的長寧區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一周年大會上,長寧區規劃資源局發布了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長寧片區的“規劃一張圖”。
在長寧區已進入全域更新深度轉型階段的背景下,規劃以功能形態強聚集、住房保障促融合、公服能級再提升、水綠空間成系統、綜合交通織網絡為五大策略,加快重點地區用地轉型和效率提升,保障生態空間和公共服務設施供給,引導交通和市政設施用地功能復合。
功能形態強聚集
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長寧片區以航空創新服務、“互聯網+”為核心的高端、特色和新興臨空產業集聚,塑造帶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產業經濟載體空間豐富,供給充足。近期可供入駐樓宇建筑面積約70多萬平方米。
圍繞產業功能落地需求,聚焦實力企業的招商,未來區域內計劃供應的南北園、望春花地塊等經濟載體用地可分可合,土地總面積18.3公頃,地上總建筑面積33萬平方米。
通過存量轉型,促進機場集團、中航油、東航和民航華東局、空管局等駐場單位的自有土地整體更新,強化東片區商務功能。五大駐場單位21幅轉型地塊。
住房保障促融合
加強住房保障,促進產城融合,實現規劃和在建職住平衡項目盡快竣工發揮作用,定向服務本地區就業人群。規劃已將部分原規劃商辦及科研用地優化調整為租賃住房用地,建設租賃住宅(人才酒店)。加上已有存量轉化以及回租的租賃住房項目,共規劃配置租賃住房面積44萬平方米,約10000余套租賃住房。
公服能級再提升
依托蘇州河步道、外環生態綠道、新涇港綠道建設,打造便捷可達的生態廊道網絡,便民驛站進一步提升了外環綠帶的公共服務水平;結合虹橋體育公園、臨空滑板公園、臨空音樂公園項目,打造體綠結合的復合型文體設施;新增臨空體育中心,為商務人群提供休閑健身的場所。
水綠空間成系統
規劃以濱河綠帶和沿路綠帶為“脈”、遍布城區的各級公園為“心”,結合慢行系統構建便捷可達的綠色開放空間網絡。依托外環綠帶、臨空濱河休閑片區與上海動物園等生態空間基底,根據“15分鐘社區生活圈”行動規劃,植入口袋公園等多樣化休閑空間。
綜合交通織網絡
繼續推動外環線虹橋主城片區段抬升,改善外環線兩側的空間隔斷,聯通區域配套路網,形成通暢便捷的道路網體系的同時,功能上也逐步實現跨線縫合。完善軌道交通及局域線網絡,研究構建“大運量軌道交通+中運量公交+低運量地面公交”的多層次公共交通系統,彌補地區公交服務短板。推動17號線向東延伸;探索軌道交通在臨空經濟示范區內增設站點,提升示范區交通出行能力,以支撐重點片區發展和能級提升。繼續打造長寧區西部地區的慢行系統名片,形成高效便捷的慢行通勤網絡、平賽合一的休閑運動網絡、便利舒適的社區生活網絡。
(來源:上海長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