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票房超24億元全國第一 全年電影場次逾400萬場
全年電影場次逾400萬場,人次逾4800萬
上海票房超24億元全國第一
■本報記者 鐘菡
據上海市電影局統計,截至12月21日,上海電影票房為24.53億元,場次409.86萬,人次4804.57萬。今年上海新增25家影院,現全市共有386家影院,銀幕數2467塊,座位數33.51萬個,銀幕數、座位數和票房成績均位列全國城市第一,銀幕新增數同比2020年末上升3.5%。
推動影院放映提質升級
今年,上海充分發揮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的導向性作用,進一步提高扶持的精準性、有效性,本著“取之于影院,用之于影院”的原則,共對全市335家影院和3家電影機構發放專項資助近7000萬元,扶持影院覆蓋率接近90%。
作為全市第一家杜比影院,開在虹橋鎮上的紅星電影世界吳中路店讓周邊居民省掉了只能“去市中心看大片”的煩惱。經理魏聚圓介紹,高新設備給觀影質量帶來升級,也產生高昂維護成本,但恰好同時符合新建鄉鎮影院、高新技術升級等不同的資助項目,合起來能申請到一筆不小的數目,“給電影院打了強心針。”
世紀友誼影城經理田智華說,2019年,影院停業數月全面升級改造,“我們采購的三星ONYX LED屏全球只有兩塊,放映效果遠高于一般影廳。但要達到一定的經濟效益,需要先期投入培養觀眾,疫情也給觀影習慣培育帶來困難。”好不容易重金引進的高新設備,一時難以實現最大效益,不僅影響影院的從業心態,也讓更多影院觀望:到底該不該升級改造?此次專項資金明確鼓勵影院安裝先進技術裝備,包括巨幕類設備、三色激光光源、4D放映設備、沉浸式放映設備、無障礙設備等,共有42家老影院受惠,世紀友誼影城正是其中之一。
田智華認為,盡管這筆資金還遠無法覆蓋升級成本,但這一雪中送炭的舉動,讓影院有了堅持下去的信心,更讓大家堅信,提升軟硬件水平,給市民帶來更高觀影質量是未來該走的路。
提高群眾文化享受度
今年,上海圍繞慶祝建黨百年重要時間節點,推出“步入輝煌: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我的電影黨課”等主題放映活動。在各大檔期中,上海各家影院對《長津湖》《1921》等主旋律影片的支持力度位于全國前列,背后也有專項資金的引導。同時,上海加大了對公益惠民放映活動的支持力度。國慶期間,上海市電影局協同郊區電影主管部門推出“上海惠農放映活動”,號召鄉鎮影院邀請周邊農民、來滬務工人員免費觀看《長津湖》等主旋律大片。
今年,上海“周周有影展”進入常態化,全市各電影機構共舉辦俄羅斯電影大師展等16個海外優秀電影周,與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海藝術電影聯盟國產電影展放映活動一起,為觀眾帶來多元、豐富的電影文化盛宴。“原本覺得沒看多少,剛剛去算了一下,才發現幾乎每一期都看了。”市民艾小姐是藝術影展的忠實粉絲,她翻開厚厚的集票冊,發現今年大部分觀影都貢獻給了藝術影展。“疫情以來,國內、國際院線片受到很大影響,上藝聯為我們提供了多元、優質的電影文化產品。”
上海市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也對各類電影放映活動予以支持。始建于1928年的大光明電影院是上海現存影院中歷史最悠久的影院,參加上海藝術電影聯盟以來,大光明電影院堅持每月一部影片、每周二場的節奏排映,今年共放映了11部藝聯影片,累計102場。在大光明電影院經理張曙看來,走“特色放映”的路線,把藝術電影帶到市場上,是老牌影院延續生命力、打造品牌的重要方式。“藝術電影能給我們帶來的票房是有限的,但經過這些年的放映積累,在受眾群體的引流上有很大的帶動。比如遇到院線放映文藝影片時,會有不少影迷首選在我們這里觀看,品牌效應顯而易見。”
多數影展的片源特殊,只有排映時間段的密鑰,錯過了就不能重新放映,這也對影院在前期調試、中期試片、后期放映上提出更高要求。在影展舉辦前,大光明電影院會對每一部展映影片進行映前試片,同時還會對放映設備進行一次全面檢查保養,有時還需要臨時攻克黑白膠片放映的“課題”。張曙認為,藝術影展觀眾和平時院線影片觀眾并不完全重合。藝術影展觀眾一般是資深影迷,他們走進電影院所需要的服務更多聚焦在觀影體驗上,比如放映的畫幅、色彩、清晰度等,對常規的接待服務需求反而越簡單越好。“放映影展電影、接待影展觀眾,給了我們放映技術‘練兵’的機會。在數字放映時代,藝術影展的放映能促使我們影院在放映技術上做得更精。”(來源:解放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