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政《全球治理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在后疫情時代為全球提供了改革方案
人民網上海12月6日電(馬作鵬)近日,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與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共同發布了《全球治理指數2021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全球治理指數由“機制”“績效”“決策”“責任”四部分及各自的具體指標組成,旨在通過客觀數據衡量與評估全球189個國家對全球治理的參與度和貢獻度。
本次發布的《報告》是自2014年以來連續發布的第八份年度報告。與以往的報告相比,本次《報告》在保持基本指標不變的基礎上,新增了“參與聯合國全球治理機制”指標。該指標的設立改變了“機制”部分二級指標關注機制創設而忽視機制參與和維護的問題。并且在該指標的數據分析工作中,指數團隊首次利用大數據工具對聯合國有關資料文本進行了挖掘和處理。
全球治理指數2021報告封面
《報告》以“疫情危機中全球治理的變與常”為主題,結合測評數據,全面掃描了“疫情元年”各國參與全球治理的狀況,揭示了自2020年初暴發的新冠疫情對全球治理造成的深度影響。《報告》指出,新冠疫情近兩年的全球大流行,對全球治理的沖擊已經遠遠超出了全球衛生治理領域,正對全球治理各領域的未來產生深刻影響。
與疫情沖擊帶來的巨大變化相比,全球治理機制改革的停滯不前使全球合作應對疫情的努力難以形成有效合力。《報告》結合數據指出,全球治理機制中大國主導的趨勢仍然沒有明顯改變,疫情既是危機,也是機遇。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中國方案”的核心理念和目標之下,中國在后疫情時代逐步提出和細化了其在全球治理機制和各具體領域中的改革方案。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響,全球治理指數2021報告發布會采用了線上形式。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于運全院長和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張明軍教授到會致辭,他們充分肯定了全球治理指數研發工作的長期努力,認為該指數持續反映了全球治理的最新動態和變化,為社會各界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借鑒。同時,他們也希望全球治理指數努力打造具有國內國際雙重影響力的研究品牌,不斷提升中國在全球治理領域的國際話語權。
發布會線上合影
在會上,全球治理指數項目主任、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嚴行健副教授對于報告內容進行了系統解讀。各位與會專家針對報告內容和全球治理的相關問題展開了深入交流。
復旦大學中國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任曉教授指出,全球治理沒有大國間的合作很難順利展開,而當前的大國競爭則影響了國際組織等治理主體發揮作用,指數可以嘗試對這種影響和變化進行衡量和比較。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趙可金教授認為,數字化的全球治理是大變局時代的重要因素,中國應該把握不同治理領域中的數字治理的差異化邏輯,積極推進全球數字治理和多邊合作機制的發展。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室主任徐秀軍研究員指出,疫情影響下的全球產業鏈可能會出現平行鏈條以及鏈條網等現象,而數字技術的發展不僅會影響全球規則和全球安全的界定,而且有可能改變全球化的模式。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比較政治與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于宏源研究員強調,全球治理的評估應當重視不同具體領域的治理狀況,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全球城市的作用和影響,中國應當充分發揮全球城市發展的潛力,努力構建基于人民城市的競爭力指數。
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對外傳播研究中心孫敬鑫主任認為,中國近年來參與全球治理的意愿在增強、領域在拓展、空間在變大,但同時挑戰也在增多,而要提升中國在全球治理領域的話語權,不僅需要創造更多權威的專業數據,同時也需要提供更多的理論模型和對話平臺。
全球治理指數項目負責人、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院長高奇琦教授回應指出,新科技革命必然會推動新一輪的全球化,在這種情況下,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領導權之爭也必然會圍繞著科技競爭而展開。因此,在與此相關的科技、貿易和安全等關鍵領域,可以探索具體評估指標的調整和完善。同時,全球治理指數的研發也需要關注背后的價值因素,特別是要從全人類共同價值的視角出發,去推動具體價值理念的概括、對話和交流,從而進一步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構和全球治理基礎理論的創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