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份人民建議征集報告,寶山這座臨近開工的公園決定改設計!
作為“十四五”期間上海實現“擁有千座公園”目標的重要抓手,環城生態公園帶上,今年將有7座公園首批開工。
在緊張的沖刺階段,一份新出爐的人民建議征集的階段性報告,讓其中位于寶山區的“豐翔智秀公園”項目下定決心,調轉設計思路,重新思考生態功能與公共服務孰輕孰重。
“剛才討論的這一塊位置,有個井蓋,正好一些藝術裝置可以放在這上面。”
“能利用的硬化設施,就都改造利用起來……”
上午9點,上海市園林院國際創作中心踏勘團隊的到來,讓位于豐翔路與外環高速周邊的豐翔綠地熱鬧起來。
從水泥井蓋到納涼的長廊,近32公頃的森林里,每一處原有的配套設施都被設計師們重新審視,力求將現有的人為活動痕跡與未來的豐翔智秀公園結合。
團隊負責人陳偉說:“可以利用的這種空間,我們會抓住每一個點。我們還會往里面再深入走一走,看看比較難進去的空間,把原有的小路拎清楚,做一些提升,但是不會再做新增的道路。”
在計劃首批開工的7座環城生態公園中,豐翔智秀公園項目的時間尤為緊迫。
按照計劃,公園年內就要開工,臨時調整設計思路,讓所有工作都要爭分奪秒。就在不久前,這座公園的設計方案還是大膽而前衛的,設計方案中充滿了帶有科技感的酷炫創意。但現在,團隊的做法是,最小化干預。
“這邊這一大片,全都是科創企業板塊區,周邊居住人群是很少的。”
陳偉指著不遠處新建成的寫字樓告訴話匣妹,“最早的時候,我們是想做一些企業的宣發秀場,聚會的森林空間。但實際走訪和反復溝通之后,理性的思維會更加多一點。”
從天馬行空到尊重自然,推動設計方案不斷調整的關鍵因素,是一份來自市公共綠地建設事務中心的人民建議征集階段性報告。
“大家對它的期望,其實沒有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公眾沒有把這里想象成一個城市公園,反而是對這種原生態的空間,大家非常渴望,”陳偉說。
超過2.6萬份網絡問卷和數千條關于環城生態公園建設的意見反饋,讓摩拳擦掌的設計團隊決定“慢下來”。
打開這份報告,“評價目標的重要性得分”一欄中,“活動更加豐富”的得分僅獲得1.45分,遠低于“主題更加多樣”(3.81分)、“配套更加完善”(3.27分)等其它選項。
呼應這一結論的是,超過88%的受訪者反饋,前往公園最主要的目的是“休閑放松”。
“大家來環城生態公園帶的主要目的,就是走進自然、發發呆。”
市公共綠地建設事務中心主任周華杰說,“總結的過程中,對我們的觸動還是比較大的,不要過多的替老百姓去做主,還是真正地要聽老百姓的需求,要‘老百姓覺得’而不是要‘我們覺得’。”
圍繞外環線外側,這條寬度至少500米的環城綠帶,上海建了二十多年。伴隨城市發展,市民的生活軌跡與環城綠帶越來越近。如何平衡生態功能與公共服務,也成為“環上公園”建設的必答題。
周華杰說,這份新出爐的人民建議征集工作報告,總能讓他想起老一輩環城綠帶建設者的囑托——錨固生態基底“為人民建綠”的初心不能變。
“‘綠色’‘生態’‘野趣’這些都是高頻詞,說明環城生態公園應該有的樣子,就是它的生態基底。
座談的時候,有一位老專家語重心長地交代我們:不能搞大拆大建,一定要保護好這來之不易的生態成果!”
今后五年,現有14座公園的環城綠帶上將新增公園36座。這意味著,到“十四五”末,98公里長的外環綠帶上,平均每2公里就有一座公園,并由一條可以漫步、騎行的綠道全線貫通。
人民建議征集工作,也將貫通環城生態公園帶建設的整張藍圖。
(來源:上海寶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