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道停車、飛線充電……普陀這面“防火墻”可不答應
與汽車相比,它小巧輕便;與自行車相比,它輕松快捷,電動自行車以其方便自如的特點一直是不少市民出行時的首選。然而,正因為它的“易運易停”,樓道停車、飛線充電、隨處亂停等亂象頻頻出現,在影響社區環境的同時埋下了許多安全隱患,成為社區治理中的一大難點。如何杜絕電動自行車帶來的安全問題、建設美麗家園?甘泉路街道用好“大數據”、磨出“鐵腳板”,根據各個居民區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從“疏”“堵”兩方面筑起安全“防火墻”。
“對于老舊小區來說,依靠人力排摸溝通是最重要、最必要的方式。”當前,街道通過增派人員進行日常巡查、聯合巡查等行動,加大對居民區內電動車亂停放、飛線充電等現象的管控。甘泉路街道黨群辦負責人崔杰表示:“街道黨工委非常重視電瓶車充電安全,在多次創城工作會上專題研究,并就電瓶車安全工作開展部署,協調街道相關職能部門開展好轄區內電瓶車管理工作,組織多方力量就電瓶車問題開展綜合管理。我們現在共有三組隊伍參與排查工作。除居民區內部檢查、城管中隊每周定期檢查外,我們還發動街道內的黨員干部與居民區定點對接,每天‘上樓’一同巡查。這種巡查力度的增強其實也是在無形中讓居民們意識到電動車亂停放、亂充電的行為確實非常危險。”
而在一些裝有電梯的高層住宅里,智能梯控系統以科技形式為居民樓的安全保駕護航。金原新苑小區建于上世紀九十年代,電梯老化情況嚴重,電動車進梯上樓的現象時有發生。對此,悅達居民區通過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小區“三位一體”作用,在街道相關職能部門的支持下,在小區4幢高層8個電梯內裝上阻車系統,勸阻乘客文明乘梯。
智能梯控系統
“這個系統的智能之處不僅在于能夠感應電動車進入電梯,還在于它使得電動車‘可下不可上’。”金原小區原所在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朱俊煒介紹,“允許電動車通過電梯運到樓下的安全停車區域,這一功能在梯控系統安裝之初讓居民自主搬離整改成為可能。”
正如“可下不可上”的梯控系統為停放在樓道的電動自行車提供“疏離通道”,電動自行車的管治也需要“疏堵結合”,只有規劃完善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區域和充電設施,解決居民之需,才能從源頭解決電動自行車停車、充電問題。
自19年至今,甘泉路街道20個居民區中有44個小區增設地下停車空間、20個小區重新規劃非機動車停車區域,安裝充電樁、智能共享充電裝置等設備共97處。
南泉苑居民區內的充電樁
“我們小區里共有四個地下車庫,每個車庫內也配有充電設備,但我們在巡查整治的過程中發現許多居民還是會碰到停車難、充電難的情況。”新長小區剛剛結束綜合修繕改造工程,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李建勇便帶領走訪小區,征詢居民意見,并與電力公司、實施單位多次洽談,決定近期在小區內新劃分的非機動車停車處安裝8個充電樁,緩解居民充電需求。
新長小區內的地下停車充電區域
與此同時,雙山居民區的黨總支書記則聯合小區“三位一體”改造地下空間,讓居民停車、充電更為放心。“9月我們小區的地下空間連入了‘一網統管’系統,雖然原來這里就配有煙霧報警器等傳感設備,但通過網絡,如今可以更及時地發現并處理意外事件。”雙山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苗淼演示地下空間應用場景的操作方式,“而且,電動車著火事件常常在充電時發生,定期檢查充電設備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現在這個系統上可以顯示物業每次檢查的時間和發現的問題,我們就能更好地監督物業進行巡查,盡可能地減少安全隱患。”
“社區安全永遠是我們最為關注的重點工作,滿足居民生活需求、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是我們長久以來的努力方向。”甘泉路街道黨群辦負責人崔杰表示,“今后,我們還將繼續加強安全宣傳力度,逐步滿足居民停車充電等需求,切實提升居民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來源:上海普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