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工作室丨重生:從“老舊小”到“未來城”
曾經幾代人擠在一間十幾平的小屋,如今每位家庭成員都有充足的空間;曾經幾家共用廚衛轉不開身,如今廚房敞亮獨衛整潔;曾經“懸空老人”天天為爬樓梯發愁,如今老小區裝電梯上樓一鍵直達……從“老舊小”到“未來城”,楊浦越來越多的居民們圓了新居夢,盼來電梯房,在不斷提升的生活環境中安居樂業,向往美好。
弄堂的熱鬧喧囂
是老上海人記憶深處的難忘情懷
也是現代生活的憂愁煩惱
楊浦區在推進舊改工作過程中
用細心和耐心幫助家庭成員“分蛋糕”
存續街坊鄰里的睦鄰情
保護見證滄桑的老建筑
簡屋陋室逢舊改,工作人員下苦功
“我的心事可以落地了!本用褓Z遇蓮阿姨在平涼64街坊的老房子住了50多年。今年9月18日,那里高比例達到舊改生效比例條件。選擇了動遷安置房的賈阿姨暫時租住在長陽路,一想到幾個月后的喬遷新居,便忍不住喜笑顏開。賈阿姨說,以前最怕的就是下雨天!坝晁构嗟脑庥稣媸强嗖豢把,房子常年曬不到太陽,一樓陰暗潮濕。現在,93歲的老母親終于能在不錯的環境里安度晚年了!
今年是楊浦舊改的攻堅年、決勝年,年底楊浦將全面完成最后1.5萬戶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任務,涉及6個街道、13個項目,約35.5萬平方米。為早日打贏這場攻堅戰,楊浦舊改一次次提速,基層工作人員一家家上門拜訪,主動與群眾溝通,幫助各家排憂解難。
就在賈遇蓮阿姨老屋所在的64街坊舊改推進期間,恰逢居委會換屆改選,新任居民區書記面臨“面孔不熟”的難題。為確保征收工作能夠順利推進,已退休的老書記“以老帶新”,作為居委會與征收事務所聯絡員,主動參與基地居民矛盾調解工作,幫助化解家庭矛盾,消除居民疑慮,讓舊改群眾感到暖心與放心。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舊改經辦人們常常需要根據不同家庭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約談方式。家住蘭州路857弄的一對聾啞夫婦,只能依靠手機軟件與征收工作人員進行溝通。在區殘聯的支持下,經辦人聯系到了手語老師,再結合視頻手語在線翻譯,最終順利完成簽約工作。據悉,楊浦第二房屋征收服務事務所還通過“便民簽約直通車”,每天定時定點、風雨無阻,來回接送前往咨詢辦事的居民,將更加便捷的服務送到群眾身邊。
“每一戶人家最起碼要聯系五次,多的有十幾次,經辦人一戶戶和居民們去交流,一個一千多戶的基地,經辦人往往需要服務一萬人次。”有人說,征收工作是天下第一難,但是楊浦第二房屋征收服務事務所副總經理蒯斌說,“其實這‘第一難’說難也不難,只要我們多些換位思考,多聽取居民利益訴求,在居民最急、最難、最怨的地方下功夫,就能匯聚民力,為房屋征收工作的成功增添砝碼!睋ぃ凑战衲昱f改工作安排,年底前楊浦還將有4個舊改基地啟動“二次征詢”簽約。
因地制宜來設計,立足需求解民憂
武川路222弄小區原有14幢房屋,其中7幢為2層磚木結構不成套房屋,產權人為上海財經大學。這7幢房屋建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廚房、衛生間集中共用,配套設施陳舊落后,白蟻泛濫成災。然而,武川路222弄的房屋屬于職工住宅,不是舊式里弄,也不屬于舊改范圍,因此一直無法實現改造。
2017年,武川路222弄的改造困境迎來破局。楊浦將7幢不成套房屋拆除,在原用地范圍內新建3幢3層住宅和2幢7層住宅,有成套獨用一室戶住房158套。其中153套用于安置居民,剩余5套作為社區公建配套用房。待到2020年房屋建成,居民們于當年6月份“原地搬新家”,開啟新生活。
“以前是陰暗逼仄,現在是亮堂整潔,居住環境簡直天壤之別。”居民李桂香說,“有了獨立廚衛,再也不用趕在上班前排隊上廁所了!
近年來,楊浦因地制宜推進舊住房改造。以武川路222弄為代表的一系列不成套舊住房改造,讓306戶居民受益;在長陽路503弄,楊浦試點啟動全區首個里弄房屋廚衛改造工程,讓293戶居民全部用上新廚房,為170多戶符合條件的住戶安裝抽水馬桶;今年6月,邯鄲路500弄、524弄小區啟動舊住房成套改造項目,還同步啟動整個小區加裝電梯的項目,預計將于2023年6月底前竣工;聚焦解決群眾“上下樓”難問題,楊浦近年來按照“能加、愿加,則盡加、快加”的工作目標,在2019年底加梯新政發布后制定全市首個區級加梯實施細則,指導加梯工作規范實施,讓越來越多“懸空老人”開啟一鍵直達的幸福生活。
“兩萬戶”喬遷新居,煙火氣依然存留
破舊的老弄堂承載著昔年鄰里的共同記憶。那些歷史建筑該如何保護?建筑背后的故事與文脈該如何傳承?
2016年,長白228街坊上千人的舊改夢得以實現,至此上海最后的成片“兩萬戶”工人住宅走進歷史。早在50年代初,“兩萬戶”是幸福生活的代名詞,這里住著先進職工、勞動模范、特困職工,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工業精神。隨著時間的打磨,房子越來越陳舊,生活設施越來越破敗……當時的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李芳說,“自來水經常堵塞,電路一到旺季就爆了!
隨著居民的喬遷,人去樓空的“兩萬戶”工人住宅會不會在隆隆推土機聲中徹底成為城市的塵土?這一度成為老居民們關切的話題。如今,來到長白228街坊原址,可以看到兩座尖頂、灰瓦、灰墻的老房子依然矗立,整齊而又有歷史厚重感;一大片草坪生機勃勃,曾是居民們喬遷之前舉行“百家宴”的地方……據悉,建筑在保留原貌的基礎上,進行了加固再設計,為人們留下城市記憶,重塑地區活力,提升整體服務水平和空間環境品質。
未來,長白228街坊將以記憶傳承為主線,促成場所空間的回歸,重啟街坊與城市的對話,引入時代所需求的功能。項目將充分利用“二萬戶”建筑空間特色,打造楊浦中部地區一處開發式的特色睦鄰場所;通過挖掘歷史的生活場景碎片、文字記錄碎片和建筑語言碎片,從中提取出易于辨識的文字、圖像、影像等實體信息,并將這些信息轉譯為更直觀的展墻、雕塑、建筑藝術,呈現并傳承228街坊深藏的記憶。這里在未來會是集教育、文化、商業為一體的標桿性公共空間,成為長白乃至楊浦的新地標。
項目效果圖
在楊浦,曾經的里弄生活逐漸步入歷史塵埃,但那份鄰里溫情,那段城市記憶,卻跨越時空,永不褪色,在城市更新的人文關懷中長留……
(來源:上海楊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