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七日談︱黃金周,數據里邊有“乾坤”
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許多跡象值得關注。
假日消費數據不斷上揚。據主要商業銀行、支付機構、清算機構數據測算,2021年10月1日至7日,全國支付系統共處理各類非現金支付業務341.0億筆、金額19.9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6%和24.1%,兩年平均增長32.8%和38.4%。其中,消費場景下非現金支付筆數和金額兩年平均增長7.8%和1.4%,這意味著已恢復至2019年疫情前水平。
國慶假期,購物、餐飲、景區售票方面的日均消費金額較去年同比分別增長31%、28%、24%。在上海,剛剛落幕的第32屆上海旅游節成績不俗:賓館酒店客房出租率54%,環比增長14%;上海地區旅游、餐飲、娛樂售票等日常消費類交易總金額為360.8億元,環比增長8.7%。
雖然國內個別地方還有新冠肺炎病毒散發零星感染,旅游市場的表現仍是這個黃金周的最大亮點。7天長假,全國國內旅游出游5.15億人次;10月1日當天,長三角鐵路運送旅客332.5萬人次,較2020年國慶同比增長7.3%,創下今年“五一”假期后單日旅客發送量新高。
紅色旅游和主題公園游成為熱點。國慶假期,上海全市公園共接待游客549.97萬人次,其中城市公園498.41萬人次、郊野公園51.56萬人次,而紅色景點和博物館等地更是“人從眾”現象不斷。
周邊鄉村游熱情高漲。從上海市民游客出游選擇看,古鎮鄉村游成為重要去向。崇明島的中高端賓館和150家四星、五星級高端民宿入住率超98%,莫干山、安吉、黃山等長三角地區的一些鄉村民宿一房難求。
《解放日報》在一版盤點上海黃金周的出游熱點
人們的度假方式與去向,從一個側面展現了城鄉的發展變化。
郊野公園、濱水空間增多,這是上海綠色發展的一大成果。黃浦江、蘇州河“一江一河”的治理,郊野公園以及“五大新城”建設,豐富了市民的活動空間,人們用腳作出了選擇。
鄉村游熱,也表明鄉村建設有了質的飛躍,共同富裕正注入新的元素,美好生活延伸到了廣闊農村。鄉村是國人共同的鄉愁所系,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鄉土文化也令人向往。上海朱家角古鎮的江南水鄉音樂節、金澤古鎮的金澤藥房文獻展、南翔老街的南翔小籠文化展、練塘古鎮的練塘茭白節等活動,正是各地挖掘和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資源的積極探索。
試想,如果能讓更多鄉村成為城里人向往的度假地,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或將有了一個城鄉相攜的有力抓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