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眼美女”在虹口
地處虹口的上海音樂谷,是上海的第四眼美女。這片百年老街區地處北外灘和四川北路兩個發展帶夾角之間,在虹口港的腹地。外表老氣卻也中西合璧,內核文藝又不乏煙火氣息,十分有料但無法歸類,不很驚艷卻難以言喻。
體會一個街區像體會一個女人,能看到第四眼,眼光已經有了立意和深度。年資和閱歷不夠是沒有這耐心的。我用了五六年才漸漸理解并喜歡上這片神奇而隔膜的街廓巷弄。
它曾是上海極為復雜的地區之一,是原公共租界北區與原華界的交界處,開埠較早,華洋共處,尤以日本人、英美人、猶太人居多。工業、商貿、文旅與居住功能并存,勢力盤根錯節,前世今生莫衷一是又一言難盡。因此是復雜的,3D的,演進的,承載某些秘密且不容易被定義的。也因此它讓煙火日常擁有了耐人尋味的價值。在白色恐怖籠罩的上世紀30年代,我黨在哈爾濱路290號的嘉興路巡捕房建立了租界巡捕體系中的第一個中共地下支部。
這片街區有點妖。與北外灘、老外灘、陸家嘴共同構成的上海中央商務核心區黃金三角近在咫尺,異質感卻很強烈。它有著混沌、包容的美學力和獨特的都市掌紋。它以海倫路、溧陽路、四平路、梧州路的圍合區域為主體范圍,核心區域約28萬平方米,保留著1200多米長的河道,被虹口港、俞涇浦、沙涇港三條虹口內河蜿蜒環繞,八座百年小橋散布其間,是上海唯一保存完整水系格局的歷史文化風貌地區,市中心稀有的濱水社區形態的石庫門里弄和音樂主題文化使這一帶既復古又摩登。
自上世紀80年代起,遼寧路46號的上海音像公司憑借一流的錄音棚和全套先進的音像復錄系統蜚聲海內外。至今那兒仍擁有亞洲最好的專業錄音棚之一。后來在此地址上組建了我國首家跨媒體音像產業集團。2009年,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該集團建立國家音樂產業(上海)基地,向世界展現中國音樂產業的未來發展和方向。這就是音樂谷初創時的抓手。經過十幾年發展,如今這片開放式區域已成為AAA級旅游景區和上海市重點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這片街區保護了大批老建筑:上海工部局屠宰場、和記洋行制冰廠、哈爾濱大樓、英商老貨棧、嘉興影劇院、人力車夫互助會總會、嘉興路巡捕房等,修舊如舊,依然熠熠發光。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國家音樂產業基地、1933老場坊、半島灣創意產業園、1913老洋行、1930鑫鑫創意園SNH48星夢劇院、三角地藝術園等數個重點項目。而瑞康里、瑞慶里作為上海市第一批風貌保護街坊,也列入了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名單。
音樂谷的街道巷弄阡陌交錯,五味雜陳,有些路是斷開一段復又接上的,有些是沿河曲折盤旋的,許多老虹口人也弄不清。時常有影視劇組在此駐扎,被譽為“清水混凝土界的上古顏神”的1933老場坊,濃濃古早工業風的老洋行和哈爾濱大樓,都市水鄉與近在咫尺的魔都三件套等等,使得音樂谷被納入上海影視拍攝推薦取景地名錄。不少形似變形金剛的大型轉播車杵在彈硌路上,帷幕一拉,時代曲、時尚劇輪番上演,異常出片,讓人有強烈的沉浸式感官體驗。沙涇港畔的臨時帳篷里領盒飯的影視人比比皆是,他們拍出了《偽裝者》《歡樂頌》《小時代》《三十而已》《101次求婚》……如夢似幻,可鹽可甜。
有好些年了,嘉興影劇院成為全國最大的女團SNH48的常駐劇場”星夢劇場”。每逢周末黃昏,年輕理工男們將嘉興路哈爾濱路一帶圍得水泄不通。古老的弄堂、潮流的地標、悠揚的音樂和蓬勃的年輕人,構成了魔都的另一張別致拼圖。
這些年城市日新月異,吊車、挖掘機等現代化機器日夜兼程,許多老土地沒了,有時也令人惆悵。而這片街區精致打磨,改變了以拆為主的舊區改造模式,對舊廠房舊民居的創意式翻新,對河道駁岸的重新治理與維護,使其氛圍情調渾然天成,清流而獨特。瑞康里已有80多年歷史了,是虹口少有的保留完整的街坊式片區,也是唯一一個臨水而建的石庫門片區,中國新聞界泰斗趙超構先生曾居住于此。這些年瑞康里內外兼修,既保護了歷史風貌,又因地制宜啟動綜合改造,留住了街坊肌理,也留住了記憶。在瑞康里,仍能真切地嗅出小時候弄堂里特有的氣味,那是油煎帶魚、風鰻、鎮江陳醋、陰溝、磨出包漿的竹躺椅的味道,間或能聽見蔣調的《夜探》,那是上海的布魯斯。弄堂里仍生活著一些早晨喝咖啡,出門背個輕奢小包,會織精致的絨線衫,燙著娟秀短鬈發的溫存考究的老年婦女和文藝而新潮的年輕人。
在這片兼具藝術創意和人文宜居功能的街區走走,很欣慰那些舊時建筑精品被最大限度保留了下來,沒被悉數夷為瓦礫碎磚的小山。音樂谷外表雖不驚艷,卻別具鄉愁意味,蓋因保持著早期開發的空間特色與都市紋理,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大文創。(作者 何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