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吳淞海關助力外貿“空改海” 中日班輪業務激增
脆弱飄搖的跨國供應鏈中,企業正動用一切智慧與可能的渠道,將貨物運進來,或者運出去。
受前期浦東機場外航貨機作業人員等被確診新冠陽性影響,近期浦東機場出口貨物出現較大面積積壓,導致大量企業或轉而從國內其他城市機場出口,或尋找“空改海”的各種可能。這其中,已在中日間開航36年的“蘇州號”和“新鑒真”映入企業視野。連日來,這兩艘班輪業務量成倍激增。
海關數據顯示,8月21日至9月7日,這兩艘班輪的進出口集裝箱量達1698.5個標準箱,同比上升140.6%。其中進口295個標準箱,同比上升152.8%;出口1403.5個標準箱,同比上升138.3%。
客貨兩用班輪“蘇州號”“新鑒真”,由中日國際輪渡有限公司經營,于1985年起定期往返于上海—神戶—大阪間。今年3月,這兩艘班輪正式移出北外灘國際客運中心碼頭,所有作業搬遷至軍工路碼頭,全部由吳淞海關監管。班輪目前每周二、六中午準時開航,整個航程45小時,屬于海運中的快船,被稱為“次航空”。
吳淞海關查檢一科科長朱凌發現了一個顯著變化——對于長期從事中日間進出口的外貿企業而言,過去,如果沒能訂到班輪倉位或沒趕上船期,趕時間的貨物出口定會改走空運。“但現在正好反過來,由于航班大量縮減,十萬火急的企業轉而選擇中日班輪出口,不僅成本更優,且45小時的航程也非常具有確定性,這使得中日班輪的優勢得到體現。”朱凌說。
據悉,中日班輪的出口貨物中,90%為服裝,進口貨物的主要品類包括精工零配件、液晶屏、食品及來料加工輔料等。
中日班輪的快速、準點等特性,加上企業怕變數寧可趕早不趕晚,貨物常常今晚剛下流水線、明天一早就要裝箱出海,這對海關監管而言都是挑戰。為此,吳淞海關多措并舉,包括建立與船公司、碼頭運營方等常態交流機制,至少提前半天掌握進出口貨物訂倉信息,從而提前制定海關監管與服務預案;擴大無陪同查驗覆蓋面。僅8月21日至9月7日,吳淞海關實施進出口查驗39批次,其中無陪同查驗27批次,無陪同查驗占比近70%。
據悉,隨著中日班輪業務激增,經營方也提出了除集裝箱貨物之外開展大件設備進口的新業務訴求,包括日本消防車、恒溫箱等精密大件設備在內,都表現出了極大的出口興趣和市場潛力。
為此,吳淞海關還積極支持中日班輪開展大件設備“船邊直提”等個性化舉措,以降低貨物裝船與倉儲成本,助力“次航空”跑出疫情發生以來的新速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