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感”刺激購買欲 多地整治文具盲盒市場
“萬物皆可盲盒”的風潮也刮到了文具上。比起傳統盲盒,文具盲盒單價相對低,且帶有一定實用性,更容易被中小學生所接受,也更容易“上癮”。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了解到,開學前后,多地監管部門對文具盲盒市場進行整治。
“神秘感”刺激購買欲
航海王、名偵探柯南、吾皇、nanci等精美的動漫形象印在文具上,來刺激學生購買,這似乎是文具商家慣用的營銷手段。而在此基礎上,再給文具加個統一的外包裝盒,就成了時下熱門的“文具盲盒”。別小看這個把文具放進盒子的做法,這直接刺激了部分中小學生成倍地購買文具。
北京青年報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如今很多文具店、雜貨店甚至禮品店、飾品店和玩具店都開始買起文具盲盒來。很多店將文具盲盒放在店門口的“黃金”位置來招攬顧客,有的則是一整面貨架都擺放著不同款式的文具盲盒。部分店主表示,比起玩具盲盒,文具盲盒價格相對便宜,而且開出的物品都有實用性,孩子跟家長要錢買時的阻力也小一些。
比起玩具盲盒動輒69元起步的價格來,大部分的文具盲盒產品標價三四十元,便宜的只要5元。這讓購買的門檻低了很多。不過,這里面到底有什么,連經營者自己也說不清。“盲盒里面文具到底什么樣,我也不知道。”一位文具店老板表示。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有的文具盲盒上只有聯名品牌的名稱,具體盲盒里到底是什么類型的文具都沒有標明。有的雖然明確內容物是筆,但外觀圖案上也只有聯名IP的不同形象,具體筆是什么樣子也沒有明確。
文具盲盒的“神秘感”刺激了中小學生的購買欲。與普通盲盒一樣,文具盲盒也有數量相對少、圖案未明示的“隱藏款”,為了集齊,對文具盲盒更是欲罷不能。“原來是看見哪個好看買哪個,現在有了文具盲盒,好不好看先放一邊了,一定要‘集齊’。”一位中學生的家長抱怨,孩子為了集齊某一套盲盒筆,前前后后已經買了40多支筆了,還沒攢出一套來,還要繼續買,“估計到她畢業,這些筆也使不完。”
文具盲盒被質疑交“智商稅”
除了讓癡迷者不湊齊整套就欲罷不能外,不少文具盲盒還被質疑是交“智商稅”。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很多文具盲盒視頻中,慣用的推銷邏輯是估算文具盲盒內容物的單個售賣價格再累加,“1支直液筆2元,一支固體膠2元,一把尺子2元,一個本子3元……賣18元的盲盒,開出的文具加起來20多元了,不虧。”這樣的開箱文案看起來是讓消費者撿到了便宜。但是,同類的非盲盒文具套組售價還不到10元。
一位經營文具店已經有近20年時間的店主孫先生告訴記者,原本這類文具套組本身就有廠家搭售不暢銷文具的用意,所以價格較低。但是學生兜里的錢越來越多,對價格不怎么在意,所以近些年來這類商品銷路一直不好,頭幾年他都不再進這類貨了。沒想到如今變成了文具盲盒,不僅銷路變好了,還賣上了價。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即使是單個文具盲盒,也與同類產品存在巨大的價差。記者在電商平臺某文具品牌店內看到,其“航海王飾件盲盒拔帽式0.5中性筆”12支售價60.9元,而同樣型號的“錦鯉拔帽款0.5中性筆”12支售價17.8元。同樣是文創款的筆,有盲盒的價格貴出了3倍有余。
不僅如此,一些網上在售的文具盲盒甚至就是商家在“甩庫存”。有的網友在7月購買的文具盲盒開出了當年的月歷;有的網友則是一下開出一盒30支筆芯;有的明明是沖著文創品牌去的,開出的盲盒卻是市場上最普通的活頁本;有的網友稱自己開出的物品有異味;有的則不知道開出的物品有什么用,與客服咨詢了半天才發現原來物品是壞的。
監管部門整治文具盲盒市場
今年年初,中國消費者協會官方網站曾就“盲盒”類產品發布消費提示,其中提到,目前盲盒類產品質量難以保障和售后服務亟待改善等問題越發突出,尤其是對青少年群體,由于他們好奇心強、喜歡攀比、消費觀念尚不健全,容易為盲盒“上癮”。
“這種類似于抽獎的營銷策略,鼓勵消費者開展非理性消費,是商家吸引青少年群體的營銷方法之一。”中消協投訴部主任陳劍說,青少年群體好奇心強、喜歡攀比、消費觀念尚不成熟,容易為盲盒“上癮”,有的甚至為了抽中“隱藏款”而直接“端盒”——為買到只有1%甚至概率更低的商品,將上百個盲盒全部買下。
此外,盲盒還存在著商家涉嫌虛假宣傳、到手貨品與宣傳不符,產品質量難以保障,假劣、“三無”產品時有出現,消費糾紛難以解決、售后服務亟待改善等問題。
今年以來,已有多地開始加強整治文具盲盒市場的不規范行為。廣州市場監管部門對廣州市各中小學、幼兒園周邊銷售“文具盲盒”開展專項整治。廣州市場監管部門與相關銷售者簽訂《銷售“文具盲盒”承諾書》,進一步規范“文具盲盒”經營行為。承諾書中提到,商家將對購買“文具盲盒”的孩子進行消費提醒,引導孩子購買正常文具。
河北省多地市場監管部門也在開學季開展了“文具盲盒”專項整治行動。此外,多地消協或消保組織也針對文具盲盒消費發布了消費提示。(記者 張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