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七日談︱設立北交所,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重要一步
對中國的資本市場來說,這一周的重大事件,便是北京證券交易所的呼之欲出。
9月10日,北京證券交易所網站試運行,同時就公開發行并上市、上市公司再融資和重大資產重組審核規則公開征求意見。其核心是,規則明確,北交所試點注冊制,主要內容為股票發行審核、重大資產重組審核等方面的具體要求,總體安排與科創板、創業板保持一致。這意味著,北交所從開業之日起,企業上市的步伐就將加快,創新型中小企業融資將更加便利。
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是北交所的重要使命。目前公布的業務規則吸收借鑒了科創板、創業板試點注冊制經驗,總結了前期新三板精選層的有關實踐,形成了契合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規律和需求特點的制度安排。
此前,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已形成各自的定位和特色,上交所以藍籌股、科創板為主,而深交所以中小板、創業板為主。那么,北交所與滬、深交易所有哪些區別呢?
北交所的設立,是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重要一步,中國資本市場變得更加立體。
為不同企業創造不同的融資平臺,這是證券領域不斷努力的方向。2006年,在中關村園區設立了企業進入股份代辦系統;2012年,全國成立股轉系統,簡稱“新三板”,特指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這一定位得到了新《證券法》的確認,這是對建立多層次資本交易平臺的一種肯定。
十多年來,中小企業對融資的需求不斷升級,新三板的內涵外延也不斷深化。從創設新三板,到設立北交所,這是黨中央、國務院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又一實例。至今,證券市場有了證券交易所、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區域股權市場三類。北京證券交易所成立后,證券交易所版圖更新為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指全國股轉系統;區域股權市場指各省成立的股權托管市場。證券市場的不同層次基本形成。
北交所的設立,進一步完善了證券交易所這一板塊,為中小創新企業的證券融資提供了新的平臺。
如果說上交所、深交所是為層次較高、業績良好的企業融資服務的話,那么北交所則聚焦創新型中小企業,服務對象“更早、更小、更新”,更多地關注“專精特新”企業。它豐富了證券交易所的層次,強化各市場板塊之間的功能互補,不斷擴大資本市場覆蓋面。
中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創新驅動成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在這種情況下,為中小企業創新提供新的融資平臺具有戰略意義。
北交所的設立,對既有的交易所格局會有影響嗎?當然有。按照既有定位,北交所與上交所、深交所將形成錯位發展,為各自定位的企業服務。但是,競爭與合作也將產生。合作是明顯的,北交所堅持向滬深交易所的轉板機制,充分發揮紐帶作用,強化多層次資本市場互聯互通,三個交易所的合作機遇明顯。而其中的競爭,更多的是服務的競爭。為企業的服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