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三大工程”推動“五治”協同 閔行全力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樣板”
“紅色物業”創建率已達100%,閔行區逐步建立健全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居民、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社會組織等共同參與的社區治理架構;
入民宅盜竊案件年均兩位數下降,零發案小區創建率由2016年的30%提升至92%,閔行區打造共治格局,正在持續推進平安協同治理模式;
全區已完成1072個封閉式小區、110個開放式小區、480棟樓宇的智能安防設施建設,閔行正在全面加強智能治理基礎建設……
上述這些場景,正是閔行區全力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成果的一個個縮影。據了解,2020年以來,閔行區作為全國首期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區,全面加強黨對市域社會治理工作的領導,以建設平安閔行、法治閔行、智慧閔行為統攬,圍繞治理體制現代化、工作布局現代化、治理方式現代化,推進強基、提升、創新“三大工程”,努力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閔行樣板”。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閔行區將深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不斷增強社會治理的整體性和協同性,以防范化解市域社會治理重大風險為突破口,不斷創新社會治理方式手段,推動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協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切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閔行。
黨建創新引領,實施系統融合“強基工程”
這幾年,在閔行區莘莊鎮,康城社區的“蝶變”讓人津津樂道。
曾經的上海康城,物業服務不到位,業委會“短命”“難產”,入室盜竊案件頻發……一度,上?党浅蔀闇稀白顏y小區”的代名詞。但最近幾年來,社區黨委依托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優勢,快速扭轉了這一局面。通過推進“紅色物業”建設,組建了新一屆業委會,推薦黨員骨干進入業委會,完成了物業選聘,并在物業企業建立黨支部,建立起黨建引領下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服務企業協調運行機制,把社區各方面力量緊緊團結在黨組織的周圍。如今,康城社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喜人變化。
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社區居民自治機制,是上?党巧鐓^最主要的經驗做法。黨建引領是創新社會治理的關鍵,康城治理成效的取得,離不開社區黨組織的思路引領、平臺構建和舉措推動?党巧鐓^的實踐告訴人們,當前,社區治理越來越復雜,一方面政府需要充分發揮指導、調控、監督作用,另一方面需要適度引入社會力量,以提升社區服務實效。居民區黨組織要改變以往單一管理思路,應當成為社區資源統籌、社區管理領導的主體角色,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建立健全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居民、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社會組織等共同參與的社區治理架構。
推進社會治理體制現代化,是推進市域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這兩年,閔行區緊緊圍繞這一目標,凝聚各方力量、統籌各方資源、激發各方熱情,積極構建橫向協同、縱向貫通的治理體制,構建市域社會治理新格局。
為了加強組織領導,閔行區堅持高位推動,將市域社會治理試點工作寫入區“十四五”規劃,建立由區委、區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領導小組,41家委辦局、14個街鎮(莘莊工業區)分別建立工作專班和試點領導小組,全面建成橫向協同、縱向貫通的試點工作組織架構。同時,制定了閔行區市域試點實施方案,確定了108個試點項目清單,明確責任單位,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結合閔行實際,明確了“強基、提升、創新”三大工程共18個重點項目,以點帶面,選樹亮點做法,打響閔行社會治理品牌。
同時,聚焦體制機制,優化資源配置。閔行區加快推進社會治理重心下移,構建街鎮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積極為基層賦能。該區優化配置各街鎮機關行政編制,充實基層管理力量,梳理賦權清單和賦權事項,首批423項行政執法事項已下放街鎮。同時,優化綜合行政執法力量配置,逐步實現街鎮“一支隊伍管執法”。截至目前,閔行全區13個街鎮的機構掛牌、干部任免、新機構運行已全部完成。
堅持黨建引領,強化社會協同。閔行區深化“紅色物業”基層黨建,健全完善以居民區黨組織為領導核心的“1+3+N”治理模式,有效加強基層黨組織對業委會的全面領導。目前,閔行區社區“紅色物業”創建率已達100%,打造示范社區200個。比如新虹街道,已建設新時代上海黨建引領物業治理創新實踐基地,強化物業治理實訓,同時,閔行區加大對社會組織孵化培育力度,編制實施社會組織購買服務指導目錄,組建運行區社會組織培育發展中心,實現了街鎮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全覆蓋。
破解治理難題,實施市域安全“提升工程”
目前,在閔行區七寶鎮,“航華地區智慧街區”試點建設已經啟動。在航北路、航新路等重點點位和重點路段,有關部門安裝了25路可分析的智能場景探頭、8路槍機探頭,通過對街面車輛亂停放、占道經營、垃圾檢測等問題的智能場景研判,將傳統的“人巡人防”轉變為“機巡機防”,同時為相關處置人員安裝移動端,可實時發起會話和進行任務派發,實現了快速發現問題并及時處置……
這只是案例之一。這兩年,閔行區聚焦解決社會治理突出問題,圍繞“平安”這一居民群眾基本需求,以防范化解重大矛盾風險為抓手,不斷夯實社會基層治理基礎,強弱項補短板,筑牢了平安閔行建設的基礎。
首先,完善工作機制,推進全面創安。閔行區建立區委平安閔行建設季度例會制度,全面建成區、鎮兩級平安建設協調機制,強化對全區社會治安穩定形勢分析研判,定期研判分析平安建設重大事項,研究解決平安建設重大問題,為區域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圍繞校園、交通、市場、商圈、住宅、單位等領域,閔行在全區開展“十大平安”創建,逐一明確創建標準和責任單位,進一步形成平安建設人人參與、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良好局面。
其次,打造共治格局,筑牢創安根基。閔行區持續推進平安協同治理模式,在1072個住宅小區建立由社區黨組織牽頭,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共同參與的“四位一體”協同治理機制,在農村地區由村黨總支牽頭村兩委委員、村民建立“4+X”平安議事會機制,大幅提升了居民區治安防范水平。
比如顓橋鎮,在以公安部門為主的傳統“田園模式”基礎上,探索建立“1+3+N+X”協同治理模式,各方優勢互補、形成良性互動。“1”是明確將居民區黨組織作為社區治理的領導核心,實現社區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全面覆蓋!3”是要求以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公司等為主體依法履行職責,共同參與社區治理;“N”是挖掘黨小組長、居民組長、樓組長“三長”與志愿者等作為聯系服務居民的觸角;“X”是下沉公安、城管、房管、拆違、市場監管等部門作為支撐,參照社區民警兼職做法,逐步推進相關職能部門兼任社區兩委班子成員,條塊緊密配合,合力治理。而莘莊工業區則制定出臺規范性文件,對今后小區技防設施的建設主體、管理主體、建設標準、驗收移交、維護保養等方面內容加以明確,形成長效工作機制。
該區還全面落實“一村一居一警”社區警務改革,并在全區推廣以“安全屋”為基點的全民安防體系建設,探索構建“地區安防力量一體化”格局,已建成安全屋250個。比如虹橋鎮,自“安全屋”試運行以來,到去年底已推廣擴充至41處,前期處置各類事件1203起,其中安全員配合民警處置684起,安全員自行處置519起。而梅隴鎮的“城市平安客廳”,則在黨建引領下組建了一支多元化的隊伍,此隊伍由公安、城管、綜治、信訪、居委、物業、志愿者、律師、社工和路管會等多個小組成員組成,充分利用各自優勢深入小區,切實做到群眾反映的問題“事事有人抓、時時有人管”。
第三,緊貼群眾期盼,整治突出問題。閔行區持續開展“黃賭”整治攻堅,同步推動涉案房源的業態轉變,針對不同房源性質分類治理,從源頭鏟除“黃賭”問題滋生土壤,防止“黃賭”現象打而又生、不斷反復的問題,全區“黃賭”警情已由高峰時的日均200起降至日均12起左右。同時,閔行區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對金融放貸、交通運輸、市場流通、文化旅游、信息網絡等重點行業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亂象持續開展滾動排查,推動各行業領域建立常態化機制62項,有力凈化了閔行社會治安環境。
另外,發展“楓橋經驗”,做好矛盾調處。閔行區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著力構建以大調解工作機制為牽引的多元矛盾糾紛化解格局,加大人民調解隊伍建設力度。目前全區共有專職人民調解員170名,培育本土社會調解組織6家。該區建立健全社會矛盾糾紛排查預警機制,做到定期排查、重點排查、跟蹤排查相結合,依托110非警務警情對接分流機制平臺及時掌握社區常見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并嚴格落實工作日兩小時內聯系反饋制度,從源頭防止矛盾激化升級。閔行區還聯合多部門在全區推廣反家暴工作室建設,進一步健全完善反家暴管理機制。
比如浦錦街道的“幫幫忙工作室”,通過綜治協管員、信訪代理員、人民調解員“日常坐班”,律師“定期坐診”,疑難問題“定期上會”的工作模式,為居民提供政策宣傳、矛盾調處、法律援助、幫困解難、心理疏導等多元化精準服務,化解了一大批群眾的矛盾糾紛。今年以來,“幫幫忙工作室”共接待群眾62人次,解決各類矛盾35起,形成調解協議書13件。而江川路街道設立的“閔開援”“零號灣”綜合服務窗口,則通過組建司法干部、律師團隊、公證人員、人民調解員等進駐園區,切實解決企業員工勞動維權難、法律咨詢難等諸多困難,打通了服務地區經濟發展的通道。
聚焦多元治理,實施“五治”協同“創新工程”
閔行區還緊跟上海數字化轉型新形勢,加速構建法治保障、居民自治、智慧治理統籌推進和有機銜接的治理體系,實現黨建引領下,服務精準投送、治理精準落地,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提升法治水平方面,閔行區在全市率先建立基層依法治理的制度體系,全面落實“司法所長列席街鎮辦公會議”制度要求,把基層治理全面納入法治軌道。閔行區通過組建一個法治和政策顧問團隊、設立一個法治保障服務共享工作室、每月開展一次法治保障服務公開日活動、每年推出一批司法白皮書,進一步優化閔行區域營商環境。同時,閔行區著眼于“十四五”時期“南北聯動、雙核輻射”發展戰略,加快構建虹橋商務區法律服務產業集聚,推進長三角法律中心建設,力爭在全國形成品牌效應和吸附效應。值得一提的是,閔行區還打造了基于新媒體思維的社交媒體平臺“閔曉法”,讓老百姓通過網絡獲得更好的普法體驗。
在完善群眾自治方面,閔行區持續推進民主法治示范居村建設,開展“最美村規民約評選活動”,強化社區“小憲法”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形成居民自約、自管、自治的氛圍。同時,“周周會”“客堂間”“議事廳”等基層議事機制深入閔行城鄉社區,為群眾開展懇談、議事等協商活動提供了平臺。比如浦江鎮革新村,將原村委二層辦公樓改造為集學習、服務、議事、活動為一體的綜合性黨群服務站,內設黨員組織生活室、黨群議事廳、群團工作室、統戰同心小屋、學雷鋒志愿服務站等功能室,打通村民自治共治服務“最后一公里”。2021年,華漕鎮則進一步將趙家村、紀王村和諸翟村《村規民約》中涉及村民自治的內容精細化為4大項25小項的考核指標,通過積分結果與獎懲掛鉤,激發人民群眾共同參與農村治理的積極性。
在加強智能化建設方面,閔行區則加快推進“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兩張網建設,充分利用科技賦能基層社會治理。閔行區持續深化政務服務業務流程革命性再造,全面落實“兩個免于提交”,實現“一件事”基本覆蓋高頻事項,加快推進“一業一證”試點、“好辦”“快辦”工作。目前,閔行已建設完成區、街鎮兩級城運中心平臺,將公安、市場、城管和綜治網格進行整合形成68個網格,初步形成全域覆蓋、一體指揮的工作格局。比如馬橋鎮思凡禮品城,2019年度110報警數曾達到500多件,這兩年通過社區智能化管理平臺系統建立,提升人防水平、提高物防標準、提高技防要求,治安環境提升顯著,居民安全感明顯提高。而古美路街道的72個小區,則通過業委會主導的美麗家園建設,實現技防設施全覆蓋、無死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