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四大科創平臺,助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觀點熱搜
近年來,我國科研成果產出顯著增加,國家創新能力快速提升,但是由于成果轉化效率低,許多科研成果未能進行產業化應用,科技與經濟“兩張皮”現象仍然存在。科技創新平臺作為人才、資金、信息等各類創新要素的匯聚地,是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載體。完善科技創新平臺體系有利于有效整合政、產、學、研、用各類資源,貫通研發、孵化、轉化、投融資服務等關鍵鏈條,有效提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推動科技創新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成果轉移轉化存在四大堵點
導致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的原因有很多,但從整個創新鏈來看,我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主要存在四大堵點:
一是源頭創新能力不強。盡管我國科研成果產出規模不斷擴大,但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領域還缺少重大突破,技術水平尚難與國外先進技術競爭,導致部分企業在成果轉化過程中優先選擇購買國外先進技術。
二是技術供需不匹配。一方面,一些高校與科研院所閉門搞研究,研發成果脫離市場需求,企業難以承接;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研發成果成熟度不高,市場風險大,企業不愿或不敢進行科技成果轉化。同時,由于缺乏暢通穩定的信息渠道,技術供需雙方難以及時對接,導致許多優秀研發成果轉化無門。
三是缺乏資金保障。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每一步都需要大量資金作保障,這對本身就融資困難的科技型企業,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業來說是巨大的挑戰。部分企業為了規避破產風險,不愿投入資金進行科技成果轉化。
四是創新資源流動不暢。創新主體之間缺乏有效合作,使得創新資源“孤島”現象突出。一方面,部分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創新資源使用效率低下,甚至出現資源閑置和浪費等現象;另一方面,企業因缺乏中試基地、儀器設備等資源而難以順利推進科技成果轉化。
多措并舉完善科技創新平臺體系
要有效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必須針對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存在的堵點難點多方面發力。具體來說,可以從科技研發、成果產業化、金融支撐、資源優化配置4個方面打造科技創新平臺:
一是統籌布局科技研發平臺,重點解決產業化過程中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圍繞人工智能、先進制造、生命健康等前沿領域提前布局建設一批高端研發平臺,著力突破產業共性關鍵技術。鼓勵龍頭企業聯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建研發平臺,圍繞產業化過程中關鍵核心技術瓶頸開展聯合技術攻關,構建高效強大的共性技術供給體系。建立權責清晰、成果共享、風險共擔的研發平臺共用機制,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聯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圍繞市場需求開展創新活動。
二是完善科技成果產業化平臺,重點解決技術與市場脫節問題。鼓勵企業聯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建需求對接、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的科技成果轉化平臺,面向市場需求共同開展技術定制、測試檢驗、中試熟化、產業化開發等活動,從源頭上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以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國家火炬產業基地、火炬創業中心、大學科技園、歸國留學人員創業園等科技成果產業化平臺為基礎,以培育形成特色產業集群為目標,構建以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創業服務平臺為主線的科技成果孵化轉化基地,推動創新鏈對接產業鏈。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為依托,各創新主體共同參與的創新創業聯合體,通過轉讓、并購、合作研發、產權買斷等方式,加快產學研深度融合,貫通創新鏈與產業鏈。建立信息渠道暢通、服務功能齊全、交易活動有序的技術交易平臺,大力發展各類科技中介服務機構,規范技術交易市場,為科技成果產業化營造良好生態。
三是創新科技金融支撐平臺,重點解決科技型企業“融資難”問題。圍繞創新鏈健全資金鏈,強化資金鏈和創新鏈鏈式對接,為企業創新活動的每一步牽線搭橋,獲取風險投資。完善和規范股權交易市場和債權交易市場,探索建立眾籌銀行、創客銀行等新型金融服務機構,建立健全科技金融支撐服務體系。發揮政府引導基金作用,充分撬動天使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社會資本全面支持科技創新活動,構建多渠道、多層次的科技金融投資體系。創新金融產品,規范民間金融秩序,鼓勵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股權投資基金、融資租賃公司、典當行等各類融資服務組織支撐科技型企業發展。建立科技型企業信用體系,運用“互聯網+”技術構建企業大數據信用平臺,建立健全科技金融風控體系。
四是搭建科技資源共享平臺,重點解決科技創新資源“孤島”問題。加強頂層設計,整合現有科技資源共享平臺,促進科技資源集聚,構建多層次、廣領域、網絡化的科技資源共享平臺體系。鼓勵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面向企業開放實驗室及大型科研儀器設備,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支持建立產業科技資源共享聯盟,鼓勵依托聯盟搭建科技資源共享平臺,推動科技資源在聯盟內部共建共享,推進產學研深入合作。建立完善科技數據庫、科研儀器庫、生物種質庫等科技資源數據庫,打造信息支撐、服務專業、良性合作的科技資源共享平臺。加強科技資源共享管理服務人才培養,加快培育一批專業化科技資源共享服務機構,提升科技資源共享服務水平。
(申紅艷系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博士;張士運系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