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區將北外灘打造成國內第一個碳金融中心
日前,天潼路229號的中美信托金融大廈,全國碳市場上線啟動儀式暨中國碳交易市場論壇在這里召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在北外灘正式鳴鑼開市。開市當天,交易成交量410.4萬噸,成交額2.1億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碳交易市場。承擔全國碳市場交易系統建設和運維管理工作的正是虹口北外灘的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
就全國碳市場建立及其對上海、北外灘發展帶來的影響,記者采訪了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長賴曉明。
全國碳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來達到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與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的重要政策工具。碳市場的轉型對中國和對全世界都是一個重大的事情,代表了中國實現雙碳目標的決心和信心。
賴曉明告訴記者,目前全國碳市場首批納入了2000多家電力企業,覆蓋排放量超過40億噸,是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規模最大的碳市場。交易主體未來將從電力行業逐步擴大到八大重點排放行業,并適時引入符合國家有關交易規則的機構和個人。
據介紹,2011年10月,我國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湖北和深圳7省(市)啟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2017年末,經國務院同意,《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印發實施,要求建設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系統建設和運維工作籌建主體為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
建立于2008年8月5日的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于2009年落戶虹口花園坊,該所是全國首家環境能源類交易平臺,也是上海碳交易試點的指定實施平臺。成立伊始,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便積極探索節能減排與環境領域的權益交易,業務涵蓋了碳排放權交易、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交易、碳排放遠期產品交易、碳金融和碳咨詢服務等。目前該所已經成為全國規模和業務量最大的環境交易所之一。
賴曉明介紹,上海碳市場目前具有三大交易品種,分別為上海碳配額現貨、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上海碳配額遠期。截至2021年6月底,上海碳現貨各品種累計成交量1.66億噸,累計成交額18.57億;CCER成交量占全國總成交量約41%,穩居全國第一;上海碳配額遠期是國內唯一的標準化遠期產品,自2017年上線運行以來累計成交437萬噸。
就未來的發展方向,賴曉明表示,目前上海環境交易所以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啟動為契機,確立了“一體三功能五大中心”的發展定位和目標,努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碳交易中心、碳定價中心。
一是要做成全球最大碳配額現貨交易市場,同時積極推進配額市場建設,進一步擴展減排量市場品種,創新體制機制有序推進衍生品市場交易,在上海形成一個多層次的碳市場;二是要積極和上海的各個金融市場、金融資源相結合,把碳市場建設和碳金融建設主動納入到上海的國際金融體系當中去,積極推出碳債券、碳基金、碳信托等創新產品。
他說,上海環境交易所將大力推動碳相關產業鏈向北外灘集聚,助力北外灘打造成國內第一個碳金融中心。
在支持上海環交所籌建全國碳交易市場的過程中,虹口區委、區政府領導高度重視,親自掛帥、現場指導,多次主持召開協調會,加快推進項目選址、施工驗收、啟動儀式籌備等工作。
去年以來,在區商務委、區金融局、北外灘集團等積極推薦下,全國碳交易市場最終在虹口北外灘落地。
未來,虹口區將進一步緊緊圍繞國家“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支持上海環交所建設全國碳市場,以全國碳交易市場在北外灘上線啟動為契機,不斷壯大碳市場生態圈,以持續提升的“軟實力”構建引領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集聚地。
(來源:上海虹口門戶網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