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門推出5方面27項措施 進一步深化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權威發布)
本報北京7月29日電 (記者杜海濤)國務院近日召開常務會議,對進一步深化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作出部署。在國新辦7月29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海關總署有關負責人介紹,圍繞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海關總署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等部門推出5方面27項具體措施,推動我國口岸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深化改革創新,進一步優化通關全鏈條全流程。打造更加科學高效的貨物通關模式,推進海關全業務領域一體化改革。整合簡化報關單申報項目,提供多元化的申報模式和稅收擔保模式,供企業進行自主選擇。支持海外倉建設,完善跨境電商出口退貨政策。逐步擴大“主動披露”制度和容錯機制的適用范圍,鼓勵企業自覺守法、主動糾錯。進一步提升出口退稅便利度。推進檢驗檢疫模式改革,優化食品化妝品等檢驗檢疫監管模式,推進商品檢驗第三方采信試點。深化區域物流一體化監管。
清理規范收費,進一步降低進出口環節費用。鞏固清理規范口岸收費成果,不斷提高口岸收費的規范化、透明化水平。修訂《港口收費計費辦法》。督促口岸經營單位進一步清理精簡收費項目,明確收費名稱和服務內容。引入招標制度,鼓勵各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優化口岸收費公示制度和服務模式,公示口岸收費目錄清單并強化動態更新,支持具備條件的口岸提供“一站式”繳費服務。
強化科技賦能,進一步提升口岸綜合服務能力。深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推動口岸和跨境貿易業務統一通過“單一窗口”辦理,加強“單一窗口”與境外互聯互通,支持地方“單一窗口”拓展特色服務功能。推進口岸建設智慧轉型,推動集裝箱設備交接單、裝箱單、提貨單等口岸物流單證無紙化,推動船公司統一海運電子提單標準,加強自動化碼頭建設,推廣智能卡口、無人集卡等新技術,擴大智能審圖應用,提升口岸基礎設施和監管智能化水平。
高效利企便民,進一步改善跨境貿易整體服務環境。推動政務服務事項一體化辦理,推進口岸環節政務服務網上辦理。建設穩定透明的口岸服務環境,公開物流作業時限標準,推廣“一站式”海運業務查詢辦理平臺,實現提箱預約、電子化放箱和精準提箱。推動實現海關、海事等各部門通關全流程全方位可視化查詢。
推進智享聯通,進一步加強口岸跨境通關合作交流。提升國際物流集裝箱供給能力和周轉效率,促進樞紐集裝箱港集裝箱的中轉集拼,鼓勵支持國際道路運輸業務發展。加大跨境通關合作力度,推進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地區)通關監管合作和信息互換,鼓勵更多企業、更多的航線加入“安智貿”合作項目,持續推動提升跨境通關便利化水平,做好與《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中貿易便利化措施的銜接。
海關總署黨委委員、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主任黃冠勝介紹,我國跨境貿易指標全球排名由2017年第九十七位大幅提高到2019年的第五十六位,其中在進出口均為海運方式的經濟體系中排名全球第七位。目前,進出口環節需要驗核的監管證件已從2018年的86種精簡至41種,減少了52.3%。2021年6月,全國進口、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為36.68小時和1.83小時,較2017年分別壓縮了62.34%和85.15%。
《 人民日報 》( 2021年07月30日 02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