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千樹” 普陀新晉網紅打卡地的前世與今生
上海市中心城市更新地塊,一幢幢歷史建筑備受關注。見證城市風云變遷的它們,正抖落塵埃、展露姿容,仿佛靜靜等待著與世人重新見面。
歷史建筑風貌保護的新一輪實踐探索中,“最嚴格的保護”理念深入人心,成為各方共識。守護歷史底蘊、傳承城市文脈,上海有何獨到之處?用到了哪些新技術、新方法?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蘇州河畔新晉網紅打卡地天安·千樹一期商業體,看看屬于上海的可復制、可推廣經驗。
蘇州河畔的大型商業綜合體“天安·千樹”,一半是已經建成、尚未開張就成網紅打卡地的一期商場,人稱上海的“古巴比倫空中花園”;另一半,是散落著4棟百年保護建筑、尚未造起摩登高樓的二期工地。
天安·千樹如今的二期工地
造型新奇的建筑物,出自當年上海世博會英國館設計者、英國“鬼才”設計師 Thomas Heatherwick 之手。其最矚目的亮點,是整整5.9萬平方米地塊里的民族工業遺跡。
原阜豐機器面粉廠廠房、辦公樓,原福新面粉廠小包裝面粉倉庫及耳房,將以一種全新方式被重塑、被記取。
建成的天安·千樹一期
有意思的是,2001年,天安集團與普陀區簽訂土地出讓合同,這家香港開發商拿地時并不知道地塊上有保護建筑,直到2004年有關部門明確,地塊上的福新面粉廠舊址和阜豐機器面粉廠舊址屬于上海市第三批優秀歷史建筑,后來這個地塊還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老建筑產權屬于天安集團,修繕維護的責任同樣落在企業肩上。
這意味著,地塊里的老建筑非但不能拆除、還要修舊如舊,且新建筑必須給老建筑讓出空間。“當時我們沒有經驗,一時間不知該如何處理好新老建筑的關系。”天安·千樹項目副總經理翟建安告訴記者,在修復老建筑、做新建筑設計方案、進行功能規劃時,他們越來越意識到,當時眼中的難題,實在是一份“意外之喜”。他們對老建筑的研究越深,越感覺到保護和重塑的非凡價值。“第一稿建筑設計的方案比較傳統,不夠吸引人,我們認為沒有起到提升蘇州河沿線景觀的作用,也沒有將新、老建筑與周邊M50藝術園區有機地結合起來,于是集團領導決定推翻原設計,請來‘鬼才’設計師另起爐灶,充分結合蘇州河沿河景觀,充分展示老建筑歷史風貌。”
福新第二、第四、第八面粉廠全景
記者最近在一片空曠工地上見到了經過修復的4幢老建筑,它們滄桑而挺拔,仿佛靜靜等待著與人們重逢。
最醒目的是四層樓高的阜豐機器面粉廠廠房,它建于清朝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建筑面積1045平方米,外墻是清水青磚和紅磚,上置鎖石的拱券門頗有西方古典建筑神韻。翟建安說,阜豐機器面粉廠創辦于1898年,是我國第一家由民族資本創建的機器面粉廠,廠房歷經3次擴建,一度是當時遠東規模最大、設備最好的機器面粉廠。“今后,這幢樓可能會引入餐飲,讓人們可以走進內部,參觀消費。”
整修后的阜豐機器面粉廠廠房
阜豐機器面粉廠辦公樓可謂“顏值”最高。它是一幢帶巴洛克裝飾的磚木結構二層樓房,未來將被新建成的天安·千樹二期建筑圍合在內,成為中庭的中心,今后定位可能是展示場館,用于舉辦藝術展覽、品牌新品發布等。
阜豐機器面粉廠辦公樓
臨近蘇州河岸的兩棟磚木小樓也“小而精美”。緊貼河邊的是福新面粉廠的兩層小樓,設想作為游艇碼頭的售票候船區,并設置展廳,展示面粉廠的發展歷史和蛻變過程;它南側保留的福新面粉廠三層樓小包裝面粉倉庫,計劃架設連廊與二期商業體連成一體,作為商業用途。
天安集團拿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啟動老建筑修繕。“當時是一個廢墟”,歷史保護建筑修復設計師莫道煌回想起剛接手這個工程時的景象,施工人員除去雜草后,發現屋頂凹陷幾近坍塌、木梁木柱全部腐爛,若再不采取必要措施,可能兩三年后,它們就會在某場暴風雨中不復存在。
一磚一瓦的修葺,所耗費的精力和資金遠遠超過新建一棟建筑物。施工方對老建筑進行原地加固,維護結構保證安全,又對一面面外墻、一扇扇門窗進行精細修復。整個修繕工程共花了兩年時間。如今,無人使用的老建筑受到白螞蟻的侵蝕和潮濕空氣的損壞,每年都要進行維護保養,而等二期新建筑完成,還要再做一次全面整修。
一期商業體有望今年年底開張
據說,隨著天安·千樹聲名在外,越來越多品牌找開發商進行接洽,希望能租用老建筑開設體驗店,天安集團對此始終保持“保守”態度,希望尋找到最符合老建筑用途的合作方。
櫻花季的天安·千樹一期建筑物
來源:上海普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