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今天(6月1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健康中國行動健康知識普及行動有關情況。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出席發布會介紹上海健康科普、健康促進工作情況。
全市健康促進區建設覆蓋率達87.5%
“一江一河”健康公共空間成為“健康上海”打卡地
從2014年開始,國家衛生健康委啟動健康促進縣(區)建設工作,鄔驚雷介紹,上海堅持“全域協同、全民參與、全生命周期覆蓋”的原則,大力開展健康促進區建設,不斷增強市民的健康獲得感。當前,全市有14個區開展了健康促進區建設,建設覆蓋率達87.5%,其中8個區通過國家級技術評估。
一是全域協同。建立跨領域、跨部門的協調機制,推進健康融入萬策,編制、修訂與健康有關的公共政策80余項。把健康元素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全過程各環節,完善健康支持性環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多部門協作,各區聯動推進的黃浦江核心段45公里以及蘇州河42公里岸線健康設施建設,“一江一河”健康公共空間成為“健康上海”打卡地。
二是全民參與。大力開展健康知識普及行動,新冠疫情防控期間,硬核科普為2400萬上海市民每人穿上了一件“無形防護服”。市政府連續13年向全市800多萬戶常住居民家庭發放健康知識讀本和健康工具,累計發放量超過1億份。2020年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35.57%,實現13年“連升”。
三是全生命周期覆蓋。大力推進社區、學校、醫院、企業、機關等5類健康場所建設,覆蓋兒童、青少年、職業人群、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目前已建成305家健康促進學校、146家健康促進醫院、156家健康促進機關、116家健康促進企業和544個健康促進社區,建設健康家庭5.37萬個。
將健康科普工作納入績效考核
讓健康科普成為醫務人員工作“標配”
當前互聯網上健康信息良莠不齊,公眾最信任的還是公立醫院的權威專家,上海醫療資源富集,如何調動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更多的投入到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鄔驚雷就此介紹,上海制定下發《關于加強本市醫療衛生機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的指導意見》,努力使醫療衛生機構成為健康促進“主陣地”,醫務人員成為健康科普“主力軍”。
一是構建覆蓋全院、全員參與的健康教育與促進組織管理體系,推進醫院成立健康促進委員會,由單位主要負責人擔任主任,各職能部門作為組成部門,多部門聯動,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以健康促進醫院建設為抓手,制定實施有利于健康的政策,創造有益于醫患健康的環境,強化社區健康促進行動。
三是完善激勵考核機制,推動醫療衛生機構健康教育與促進人才隊伍建設,將健康科普工作納入醫務人員日常業務考核、評先評優、職稱晉升,使健康科普有“硬抓手”,成為“硬任務”。
四是加強宣傳引導,構建“醫療衛生機構健康教育年度活躍指數”,引導醫療衛生機構強化健康教育與促進職能。
下一步,還將把健康促進與醫療衛生機構的文明創建、社會服務、人文關懷等有機結合,持續加強健康教育與促進工作,不斷增強居民的健康獲得感和滿意度。
當前,上海市部分醫療衛生機構將健康科普納入患者滿意度測評,就這一創新做法,鄔驚雷談到,上海市在市六醫院等醫療機構試點將健康科普納入患者滿意度測評,推動醫療機構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這樣的嘗試有三方面意義:
一是助力服務理念轉變。激勵醫療衛生機構,以患者健康為中心,普及健康科學知識,打造全方位、全流程、全員參與的健康促進模式。患者健康教育能夠有效調動患者和家屬自我健康管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健康素養。
二是改善就醫體驗和醫患關系。上海針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呈現常態化、規范化、個性化、多樣化發展趨勢。門診健康教育年度計劃與相關規章制度落實到位;科室設立健康教育聯絡員;圍繞常見疾病、預防保健、康復、用藥等主題開展院內講座。將健康科普作為滿意度測評指標,可以廣泛推進健康科普工作,有效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和醫患關系。
三是提升醫院和醫生科普意識。借助門診患者、出院患者的AI滿意度測評和信息化大數據手段,全面了解醫院各科室、各病區科普宣教開展情況,通過構建健康宣教量化考核機制,將科普宣教意識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滲透到日常工作中。
我們將繼續推動全市醫務人員將健康科普融入臨床診療工作,讓健康科普成為醫務人員的工作“標配”,把更多防病治病和健康教育知識教給患者。
上海市民健康素養水平實現“13年連升”
生活衛生健康小細節構筑起疫情防控大防線
上海市民健康素養水平實現“13年連升”,這也為上海市精準疫情防控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鄔驚雷分析:上海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13年“連升”,對市民健康水平的改善和城市公共衛生安全的維護起到重要作用,至于怎么提升的,我們最大的體會是調動人民群眾自己的積極性,通過市民健康行為養成“三步走”模式,把“防疫經驗”轉化為上海2400萬市民的健康生活啟示錄,讓健康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的風尚。
具體做法包括:
推動專家倡議、公眾響應。向市民發出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議,120多名市政協委員聯名提案,抽樣調查表明92%的市民贊成使用公筷公勺。
出臺《上海市民健康公約》,凝聚市民共識。2020年5月11日向全社會正式發布《上海市民健康公約》,組織專家逐條解讀,匯編市民健康知識讀本,設計健康工具“公叉勺”,發放到全市800多萬戶常住居民家庭,便捷、實用、受歡迎。
通過納入標準和立法,為市民健康行為提供法制保障。研制出臺《餐飲服務單位公筷公勺服務規范》地方標準,健康公約相關內容納入了《上海市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條例》,下一步,還將完善愛國衛生與健康行為促進立法。
鄔驚雷稱,通過這些,市民健康意識高漲,尤其疫情下的健康防護能力顯著提升,比如大家主動把防疫“三件套”“五還要”變成生活中的“標配”,還有剛才說的超過9成的市民贊成使用公筷公勺等,可以說這種提升的小細節體現在市民生活中方方面面。
(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