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以后,
你還記得哪些老師的名字和形象?
怎樣的老師,
能讓學生在離開校園一二十年后,
依然念念不忘、心存感激?
5月23日,“翰墨蘊情,丹青寫意”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校友書法展在浦東校區開幕。全國各地的校友冒著大雨趕來,相聚在書畫展覽館。他們中年紀最大的已兩鬢斑白,年紀最小的去年剛剛畢業,卻都為一個共同的身份——“立信校友、樂峰老師的學生”而自豪。
從如潮的掌聲和鮮花中,從各年齡段畢業生閃著淚光的溫暖回憶里,小布找到了答案:在該校潛心書法教育28年的樂峰老師,正是這樣讓學生終身難忘的好老師。
校友相聚
為“同一個名字”而自豪
這是一場特殊的展覽,由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學生書法協會校友主動倡議發起,1988屆至2020屆校友重拾筆墨紙硯,先后創作出200余幅作品。最終展出的100幅書法作品涵蓋了篆、隸、草、行、楷諸多書體,創作者均為樂老師的學生。
于是,書法展開幕式成了樂峰老師的師門大聚會,帶著孩子前來的青年夫婦,結伴而來的當年同學,最歡喜的就是被樂老師喊上一聲:“孩子”。一位七八歲女孩用稚嫩的童音喊著“師公”向樂老師獻花,引發熱烈的掌聲。原來,她的媽媽在十幾年前,正是樂老師書法課的學生。
展覽現場,同門相聚
28年前的1993年,樂峰老師從上海行知藝術師范學校調動到當時的上海金融高等專科學校教書。當時,書法課是全校學生的必修課,學生最少學一年、有的要學兩年,而書法老師只有兩位。不久另一位老師退休,就只有他一個人教書法了,因此,他的學生遍及全校。而作為該校學生社團——書法協會的指導老師,他每周還會留出一個下午為學生做指導。每每書法課下課,樂老師的辦公室外總會有不少學生來 “堵門”:他們帶著自己的習作,排著隊請老師指點一二。越來越多的學生因為樂老師的書法課而喜歡上書法藝術,乃至開始鉆研中國傳統文化。
課堂里的樂峰老師
“我記得大學時迷戀上寫字,回到宿舍熄燈了還不舍得停下。”1999級校友侯娟發來祝賀視頻,回憶起青春年少時跟隨樂老師學習書法的快樂,忍不住哽咽。“一邊寫一邊哭”,她創作了8幅參展作品,最終入選了5幅。在她畢業后的十幾年里,始終與樂老師保持密切的聯系,有時寫字遇到瓶頸,還會和老師視頻連線,請老師示范指導。
書法老師不只教書法
一年又一年,學生換了一茬又一茬,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的書法教育在傳承中創新,不斷取得佳績。而樂峰,依然是那個“不只是書法老師”的老師。他總喜歡泡在書法協會的活動室里,隨時給學生批改作業講解作品,也喜歡跟學生聊天,并根據每個學生的情況給予關心,提出發展的建議。他從來沒當過班主任,卻特別關愛學生:學生摔骨折了,他急著幫忙聯系醫院治療;他個人的飯卡總是留在協會辦公室里,方便學生隨時拿去食堂吃飯。
因為發自內心的愛,樂峰成為了改變學生命運的那個老師。很多年前,他發現社團里有一位男孩,始終只穿一套衣服而不換。得知男孩家境非常貧困,他便主動把飯卡留給了男孩,鼓勵他用奮斗改變命運。大三時,男孩問他:“哪里有不收學費的研究生可以讀?”樂峰推薦了北京大學。沒想到,男孩真的考進了北大,并跟隨著名經濟學家讀研,如今已在北京工作生活得很好。
展覽現場,畢業生回憶起跟樂老師學書法的點滴
這些年,樂峰教過的學生考到華師大、上師大讀書法專業碩士研究生已不是“新聞”,甚至還有學生“史無前例”地考進了復旦大學的文博專業研究生。一位1999級學生畢業后多年在銀行工作,因為對書法的熱愛,如今已轉行成為了老師的同行——書法教育工作者。開幕式上,她道出了同門共同的心聲:“謝謝樂老師,您的課和您的愛,改變了我們的人生。如果沒有您,就沒有今天的我們!”
幾乎從不參加展覽開幕式的樂峰老師,
這一次為學生破了例。對于學生的贊譽,站在開幕式嘉賓席上的樂峰,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做老師,不只是一份職業。多幫學生一點,這是應該的,我自己的老師也是這樣對我的。”他坦言,在學校先后教過的學生有近兩萬名,名字不可能都記得,他眼里的每個學生,都是“孩子”。他最大的心愿就是通過書法藝術的傳承,讓“孩子”們懂得“書法之道就是做人之道”,以文化人、習書養德,不求一時之功利目的,但求對他們的人生產生深刻且長遠的積極影響。
時光荏苒,還有兩年,樂峰老師就要退休了。他對立信校園的書法教育充滿了期待:今日多播一顆傳統文化的種子,明天或能收獲一片意想不到的芳菲。
(來源:浦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