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們愿意將充滿笑容的紅毯和充滿哀傷的送行放在一起——盡管兩者的基調大相徑庭,個中傳遞的意涵卻是相通的,提醒我們誰是“最該被記住”的人,誰是這個社會最值得崇敬的人
這無疑是個令人扼腕的日子。2021年5月22日,91歲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和99歲的“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院士相繼離世,引發億萬人哀慟追悼。在長沙,人們自發集聚在道路兩側,目送袁隆平院士的靈車緩緩駛出,一聲又一聲地喊著:“袁爺爺,一路走好!”這是給予民族英雄最真摯、最質樸的敬意。
這一天恰好是全國科技活動周的開幕日。上午在上海,老、中、青三代多位科學家走上特意為他們鋪設的紅地毯。他們中有“國之名士”,也有新生代的棟梁之材,上海已是連續第五年用這樣的方式,讓科學家在聚光燈下接受公眾的致敬。
科學家是不太習慣聚光燈的人,但一個崇尚科學、矢志創新、健康向上的社會,有理由讓他們站到聚光燈下,讓人們認識這些科學金字塔尖的名家大師,以及更多構筑堅實塔基的科研人才,讓人們知道他們是用怎樣的努力來探索未知、闖關奪隘、詮釋家國情懷。也是因此,“走紅毯”作為上海科技節的一項創舉,一直堅持了下來,呈現出特殊的儀式感,提醒人們記住并尊重一些人、一些事。
也是因此,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們愿意將充滿笑容的紅毯和充滿哀傷的送行放在一起——盡管兩者的基調大相徑庭,個中傳遞的意涵卻是相通的,提醒我們誰是“最該被記住”的人,誰是這個社會最值得崇敬的人。
誰更值得被記住?這是個老話題。近年來,“科學家為何不如明星出名”這樣的爭論屢見不鮮。在“鮮肉”“小花”們占據頭部流量的時候,一些潛心修行的“國士”常受輿論冷遇。袁隆平院士、吳孟超院士等,無疑已經是科技領域的“頂流”人物,即便如此,他們的知名度是否超得過一些流量明星,也還要打個問號。不過,我們并不想在此討論“誰比誰有名”這樣的問題,很多時候科學家與流量明星的知名度也不具可比性。某種程度上,“認識流量明星,不認識科學家”,還不算大問題,但如果“認流量,不認科學”,那一定要出大問題。
科學家未必在乎普通人認不認識他,但一定在乎普通人認不認識科學,在乎人們能否以真正科學的態度來對待科學。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掌握某個具體領域的科學知識,但尊重科學、崇尚科學、遵循科學規律的精神,卻是可以且應當被全民所擁有的。這其實就是科學精神。在一個將科技視作第一生產力,將創新視作第一動力的社會,一定意味著讓科學精神存留于人們的內心深處,并在社會的角角落落生根發芽。這種科學精神,可以體現于具體的科技創新工作,也可以體現于日常的思維觀念、一言一行。
袁隆平院士大概是當下社會知名度最高的科學家之一,但出名也有出名的煩惱。此前網上常有所謂“袁黑”和“袁吹”針鋒相對,爭論不休。有些人無視歷史事實和科學常識,對英雄及其成就肆意詆毀、亂潑臟水,自然為公眾所不齒;也有些人脫離實際無限拔高、無限夸大,看上去是贊美歌頌,其實與科學家的本意差了十萬八千里,反倒掩蓋了“國士”真正的價值。這說到底,都是科學精神欠奉的表現——真正理解科學家的人會明白,科學家最最在乎的,就是“實事求是”“恰如其分”“求真務實”。
袁隆平院士也好,吳孟超院士也好,最可貴的品質,都在于對科學問題、科學事業的求真務實。這是科學精神的內核。正是因為有了這個內核,才有了志在讓億萬國人“吃上飯、吃飽飯”的報國志向,才有了對每一個生命付出“仁愛之心、責任之心和同情心”的蒼生大愛。而所有的理想情懷,最終又落在具體點滴的行動之中,體現于兩位九旬老人日復一日在稻田里彎下的腰、握手術刀握到變形的手。
有人借袁隆平的名義編了一句玩笑話:“我這輩子最大的錯誤,就是讓你們吃得太飽了”,還做成了表情包,在網上流傳甚廣。“偽托”名人講話不值得提倡,但其對某種“只聞空談、不見實干”的現象的諷刺,卻是發人深省的。我們為遠行的“國士”送行,也為依舊年輕著的科學家們喝彩,都為了記住這些“最應該被記住的人”。而記住他們的最好方式,是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像他們一樣的求真、務實、心懷社稷、腳踏實地的人。
許多人用“國士無雙”評價袁隆平院士,他擔得起這個稱號。但如果朝前看,我們更期待的是未來“國士有眾”——“袁隆平和吳孟超們”都應當有“精神傳人”,所有人都有機會做這個傳人——未必要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成就,只要像他們一樣踏踏實實,做好手中的事。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朱珉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