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萬平方米的廠房里,機器人在生產線上精準運行,廠房里幾乎看不到工人。“機器人制造機器人”,這個場景已經在上海新時達機器人工廠里出現。該工廠是上海首個建成投產的“機器人造機器人”智能工廠,目前工廠已經具備了年產1萬臺(套)六軸工業機器人以及500套機器人柔性工作站的能力。
在位于嘉定區南翔鎮的上海新時達機器人工廠內,廠房里機器人比人更多、比人更忙——20多臺機器人正在緊張運作,而工人卻只有零星幾個。“目前新時達2萬平方米的廠房只需5名工人,主要負責看線、實施部分需要人工干預的操作,而零件裝配、物料運輸、精密焊接、樣品檢測等工序都由機器人完成。”上海新時達機器人事業部市場總監張鎮奎對記者介紹。
新時達是一家高品質工業機器人提供商,工廠目前共有3條生產線,其中1條為“機器人造機器人”——小負載機器人自動生產線。這條生產線使用了制造企業生產過程執行管理系統(MES)和倉庫管理系統(WMS)等管理軟件,通過智能制造系統實現了批量運用工業機器人進行生產制造,從而提升產品質量、降低制造成本。
根據2020年12月投產后首個季度的數據統計,新時達機器人工廠建成并批量使用機器人后,用工量減少了80%,產品測試一次性通過率上升15%;單位面積產出效率提升了3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新時達自動化生產線上使用的機器人也是新時達品牌的,工廠所有智能制造項目均由新時達自行研制、集成。目前在整個新時達集團,機器人密度已達1080臺/萬名工人,遠超180臺/萬名工人的我國平均水平,已可媲美國際上機器人密度最高的韓國和新加坡。
“工人在生產線上可能會有操作失誤,用機器人制造機器人,會不會也出現操作失誤或者技術性偏差?”關于這個疑問,張鎮奎給出了答案:為了保證項目質量,在實施過程中,新時達搭建了國內首個虛擬調試實驗室。在項目實施建設之前,工廠通過數字化的虛擬樣機設計,可實現快速評審、人機工程分析、生產線虛擬交互調試、虛擬維修及維修評價分析,經過多次演練和驗證后再投入“實戰”,保障生產線穩定運行。投產以來,新時達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產品的合格率達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