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么快就要離開了,我要留下這個做紀念。”在簽完動遷協議當天,71歲的楊順龍扔掉用了40多年的八仙桌和其他舊家具,臨走前摘下“鄒家宅26號”門牌,準備迎接全新的生活。
鄒家宅曾聚集著1500多名外來租戶和200多名本地村民,十余年來仍是“城中村”的模樣,擺脫不了“臟亂差”的標簽。楊順龍等村民代表通過信訪渠道多次反映改善鄒家宅居住環境的訴求,市、區政府十分重視,先后對村宅進行“換血”改造,同時謀劃全面轉型。
2020年7月,鄒家宅的村民終于迎來動遷的消息。短短半年后,鄒家宅就完成100%征收協議簽約。值得注意的是,動遷項目以“零訴訟、零信訪、零裁決”的治理效果圓滿收尾。這或許可以成為一份研究社會矛盾化解的樣本。
綜合整治但無法徹底解決問題
從吳中路拐入335米長的虹鎮路,走到盡頭就到了蒲匯塘,景觀步道在此戛然而止,望向東側就是鄒家宅。
走進村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建造的農舍,因為出租被分隔得七零八碎;歪歪扭扭的弄堂兩側全是鋼板、磚頭搭建的棚戶簡屋。20萬伏高壓電線交疊成的密網橫亙頭頂,但入夜,租戶家中電壓卻不夠,私拉的電線滋滋作響,村民只能從村頭老虎灶挑熱水。洗漱完畢,就枕在液化氣鋼瓶支撐的床板上入眠。495個液化氣鋼瓶散落在磚木結構的棚戶簡屋內,沒有充分的消防通道和設施。還有無證小作坊、私建化糞池,隱匿的衛生死角很多。
可在蒲匯塘對岸的漕河涇開發區,林立的寫字樓燈火通明。看到一個個商品房小區拔地而起,村民們多次通過信訪表達舊改意愿。由于行政規劃調整的歷史原因,鄒家宅形成閔行地、徐匯人的復雜境況,動遷難度遠勝一般地塊,是個“硬骨頭”,信訪矛盾突出。
“一到雨季,居委會干部立馬準備拉泵抽水。”2016年來到徐匯區虹梅街道的陳近清回憶,周邊先后修建改造的河道、公路、樓房地勢高,鄒家宅成了一塊洼地。盡管每年都在疏通下水道,但積水問題仍沒有改善。
2017年夏天,鄒家宅的安全隱患得到關注,徐匯區投入1000多萬元進行綜合整治,增加了微型消防站、健身設施、公共洗衣房、充電樁……老虎灶也改成了鍋爐房。“但綜合整治畢竟不能徹底解決問題。”陳近清說。
是“老娘舅”也是法律顧問
動遷面臨的首要問題是閔行區如何遷走徐匯區的人?在市信訪辦牽頭協調下,閔行區與徐匯區建立聯合工作組,定下建設與管理分工。市規資局、市高院、市司法局被召集在一起,分析閔行區作為土地征收主體的法律依據、政策依據,確保在法律框架內解決矛盾。
“戶口會變嗎?”“要搬去哪里?”動遷伊始,動遷指揮部工作人員面對各種問題。
2020年7月,梳理產權人口數的“兩清”工作啟動。44張宅基地使用權證上的30余位使用權人已去世,70歲以上老人有49位,殘疾人有19位。多子女家庭的財產繼承、老人贍養問題……各種家庭內部的房屋權屬紛爭暗涌。
為此,指揮部成立聯合信訪調解接待室。兩區派出信訪干部、人民調解員、律師,翻出幾十年前的材料,盡量在村民走進調解室前化解矛盾,“誰合適就誰出面解答,不分區域。”徐匯區信訪辦副主任凌文芳說。信訪調解室的工作人員既是“老娘舅”,又是“法律顧問”,讓鄉土社會中的情感鏈接發揮作用。
10月,1500多名外來租戶面臨提前解除租賃合同問題。如何安然退租,需要村民積極配合。已是鄒家宅村黨支部書記的陳近清等一刻也沒停歇,“我們讓黨員、自管小組成員起表率作用,讓村民相信動遷的好形勢。”
流程按“容缺審批”思路
在閔行區信訪部門工作十多年,何孝其頭一次面臨橫跨兩區的動遷,一開始他心里嘀咕,“指揮部選址內還有一戶未搬離,完成動遷要到什么時候?”出人意料的是,鄒家宅地塊動遷指揮部5天內正式掛牌。水泥未干透,會議桌前就張貼了一張調解進度表,項目推進速度按天計算。
為了盡快回應村民關切,在土地征收尚未完成時,閔行區領導三次前往規劃資源局,提早敲定方案——原拆原建,再造4棟高層公寓。
“可垃圾箱房、樓棟朝向、小區出入口怎么設置?”閔行區信訪辦將百姓關心的問題交給交通委、交警、房管、水務、綠化等十幾個部門,及時彌補繪制圖紙時的精度空白,讓規劃跟上動遷速度。在涉及到征收中相關資金管理和使用環節時,閔行區信訪辦定期召開例會,多部門商定政策、法規依據,保障動遷項目穩步推進。
“一地兩府”背后的另一難點在于兩地動遷標準不一致。虹橋鎮副鎮長何凡說,這需要結合兩區現有政策,制定全新的補償辦法。指揮部以十多戶村民的家庭情況為例,不斷模擬補償結果,聽取意見加以修正,爭取到最大公約數。
“上午討論操作方案、房型圖紙,下午就有了解決方案迅速推進。”何凡說,許多流程按“容缺審批”思路,從串聯轉換成并聯。
2020年12月12日一早,簽約當日刮著冷風。指揮部里,村民喝著姜茶、用著暖寶寶,心里熱乎乎的,當天簽約率達96.3%。2021年2月9日上午,60多戶村民拿到動遷過渡款,距離100%動遷協議簽約僅10天。
上海市信訪辦主任王劍華說,打通類似鄒家宅地塊這樣的城市發展堵點,需要信訪工作發揮聯系群眾、化解糾紛的優勢,建立整合資源、暢通渠道的平臺,真正做到“以百姓心為心”,回應他們所思所憂、所盼所求,切實將信訪制度優勢轉換為社會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