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歲的周老伯被確診為房顫后,卻因高血壓無法長期口服抗凝藥物。不吃藥怎么預防卒中風險?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徐亞偉向周老伯的家屬介紹:“可以利用導管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術來解決,從源頭攔截血栓。”
心臟動了兩個“大手術”,卻只住院6天。出院時不再心慌的周老伯直呼沒想到,“老同事以前也做過類似的手術,得跑兩次醫院,先消融、再封堵,這次在十院,我感覺很順利,很安心”。
患者的安心,來自院內醫務人員在診療技術和服務中的主動優化,基于大數據的病種(DIP)分值付費正在推動醫改往更深處發展。從DRGs(按病種付費)到DIP,新的醫保支付方式究竟希望給醫療機構、醫生和患者帶來什么?作為本市參與DIP和DRGs雙試點的醫療機構,第十人民醫院通過多年實踐,交出了一份頗為亮眼的答卷:醫院確立了300個院內重點病種,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依舊有48.6%的病種均次成本下降。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有了DRGs,為何還需要DIP?
“無論是藥品、耗材的零加成,還是水電煤、物業等后勤管理,多年來醫院管理者將這些客觀的成本管控幾乎已經做到極致。還有沒有新的抓手?”十院院長秦環龍一直問自己,能不能回歸醫療的核心著力點——病種,“醫生的思維和行為要改變,降本增效,讓老百姓預后更好、費用更低、少跑幾次”。
如今,這種更精細、更科學的工具出現了。在他看來,DIP和DRGs的關系不是互相對比,而是互補。“DRGs對臨床路徑進行了詳細設定;DIP則基于大數據進行分組,根據醫療機構前3年的每個病種數據,基于病因、治療、診斷等諸多要素形成一個組合,并與相關費用匹配。”充分利用DRGs的路徑優勢,再結合DIP的包容性,將更符合醫學的個性化、復雜性及其內在發展規律。
上海市衛生健康信息中心主任謝樺解釋:“醫保控費在嚴控藥占比、耗占比,政策愈發趨嚴的同時,也為合理引導醫療機構發展指明方向。”他舉例,“大家都很熟悉一個指標——均次費用,但可能指標結果很漂亮,實際醫療行為沒有任何改變。特別是出院患者平均費用,2萬元就一定比3萬元好嗎?不談病種、手術難度,單一指標并無意義”。在他看來,“一刀切”的管理考核模式將不適用于行業長期發展,而DIP和DRGs,或許是現階段最能客觀反映醫院真正內涵的度量衡。
如何讓DIP變成可比較的“考分”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應曉華曾指出,公立醫院管理中最大的問題,是難以比較,“不僅是不同醫院、同醫院的不同科室之間,哪怕在同一個科室內,不同醫生提供的診療和服務,也難以比較”。而DIP正是構建了一個基于分值的比較體系,讓醫療行為變得“可比較”。
十院財務處處長吳丹楓介紹,RW(病種組合分值)就是各醫院、科室和醫務人員的“成績”,“簡單來說,疾病越嚴重,治療難度越大、消耗越多,RW就越高”。此外,還有CMI(病例組合指數),它可以用于評價收治病例的平均技術難度或“高度”,是醫院服務能力和技術的體現。“同樣地,復雜病種越多,CMI也會相應增高。”
多做“難題”,分值才高,這一與個人評價、績效都緊密掛鉤的管理工具,從源頭激發臨床專科優化病種結構的自我革命:多采用新術式、新服務,各科室開足馬力的優化讓患者真正獲益。
正如周老伯這樣的病例,徐亞偉說,“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術”相較于單一的消融和封堵分步術式,有著減少并發癥、降低卒中風險、縮短住院時間、減輕患者負擔等優勢。據統計,目前患者平均住院天數由11.7天下降至6天。根據DIP測算,RW由5.0提升至9.6,每指數單價為16696元,較傳統手術費用下降7.7%,科室醫保結余扭虧為盈,增幅達1.12倍。
如今在十院,“一站式”幾乎隨處可見:除了技術革新,更多是在服務中體現貼心、精準。參照德國綜合腫瘤中心(CCC)模式,醫院建立了結直腸腫瘤中心。患者魏先生按照“腸鏡檢查陽性——結直腸腫瘤整合門診——B超排除肝轉移——快速病理、入院——立即或次日手術”的流程,在該一站式中心接受診療,“術前各種檢查只花了不到一天,住院也不過一周,而且恢復得很好”。據悉,通過該中心,患者平均住院天數控制在7.6天,較市級醫院縮短約6.4天;最快術前等待時間僅0.9天,每指數單價下降15.4%,每指數成本下降17.3%,醫保結余提升202.4%。
除了考評,DIP還在推動什么
正如徐亞偉所說,臨床醫護、患者或許并不需要完全清楚DIP和DRGs每個參數、指標的定義,“它們作為考核手段,正在打造醫療行為和醫療價值的新體系,倒逼我們提升技術和服務能力”。醫生的診療思維也轉變了——從癥狀學到病因學,誰能更好地溯源發病機制,對患者進行綜合健康評估,誰就能用相同費用,讓患者獲得更好療效。
十院的試點實踐中,醫院管理者也發現,未來三級醫療機構應更多在分級診療中發揮作用。“第一,可以更好地借助醫聯體模式,減少簡單病種,將其導向二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如闌尾炎、疝氣、膽囊炎等單一病種的常規手術,應該分流至二級醫院,門診隨訪、配藥等則應更多與社區聯動;而仍愿意選擇在三級醫療機構就診的患者,日間手術、微創化、門診一站式服務等都能更好提供就診體驗。”
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說,DIP和DRGs的主要目的是讓醫療機構的醫保支付更有序化,有效約束過度診療,對患者而言也提供了一種保護——醫藥費不再由單個醫療機構決定,而由平均值決定。
不過他也提出,正如任何支付方式都有利有弊,以DIP為例,它確實可以階段性解決目前存在的醫療行為問題,但并沒有完全起到規范臨床行為的作用,“它的算法模型基于前3年的大數據,是否可能遷就了臨床的不合理?同時,患者治療后的效果未來也應納入測算指標。”因此,規定臨床路徑的DRGs,或許與DIP互補整合后,將取得更好效果,或許這亦是參與DIP和DRGs雙試點的意義。
“無論如何,DIP和DRGs讓我們振奮:大家又有了新的醫改指揮棒——通過轉變治療結構,廣泛運用新項目、新技術,自然而然可提高病種成本管控效能。”秦環龍說,“追求科技創新、技術改良和服務體驗,是成本管控的應有之道,更是堅持公益性的醫者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