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場“新八樣”,色香味俱全!
這次小布帶您解鎖“新八樣”,可是不一樣的方式!古鎮店里嘗完,好吃還可回家做!小布給您“下廚房教材”奉上,拿走不謝!
“新八樣”第一樣:三蔥拌面
據說,店主老板是個從城里“玩”到鄉下就“賴”著不走的文藝“鄉創人”,話不多說,先來吃面!
小布來到店里,發現一般的食客小伙伴都是看了電視報道來打卡。
點單最多的就是——“三蔥拌面+黑石醬”的王牌組合!
黑石,其實是老板之一,這面和醬都出自他的靈感和研發。蔥油拌面不稀奇,好吃的蔥油拌面就稀奇了!簡單一份三蔥面,廚房熬蔥最下功夫。
所謂三蔥,就是小蔥、大蔥、洋蔥。
步驟一:三蔥洗凈,完全晾干,切段。
步驟二:食用油小火燒熱,準備第一道熬蔥。先熬洋蔥和大蔥,用最小火,慢慢熬,大約半小時,熬到均勻焦黃色時,翻個身就便起鍋。
步驟三:熬好的洋蔥大蔥葉撈起,油鍋分別下入蔥白、蔥葉。蔥葉同樣小火熬制半小時至焦黃,千萬不能熬到發黑,否則蔥油發苦。
步驟四:待三蔥熬制完,蔥葉撈起,蔥油出鍋,沸水煮面。
步驟五:一勺醬油一勺蔥油,醬油同樣特別熬制的,用生抽、老抽、白糖一起熬制熬半小時。趁熱均勻拌勻,一碗熱氣騰騰的三蔥拌面就做好啦!
秘制黑石魚肉醬、紅燒大排、上海燜肉、熏魚…搭配不同澆頭,低頭吃一碗蔥油面,抬頭讀句漫畫詩,讓你不經意間,會心一笑,哈哈。
“新八樣”第二樣:雞湯豆花
在浦東尋找年味,在古鎮尋找記憶,一起來干了這碗雞湯豆花,肯定不會錯!
豆子先變豆漿。豆花嫩不嫩,一百多年傳承下來的古法石磨豆子最有發言權。
竹枝雞湯豆花創始人朱姐不僅磨豆花手藝好,還會一口流利英語。她說:“機器磨出來豆漿,泡沫會多,比較粗糙,手工磨豆最細膩!每年都要磨八噸左右本地新黃豆。”
磨完豆子,朱姐叫老伴過來搭把手,進行豆漿第一道過濾。
木材生火,豆漿燒到沸騰,朱姐繼續把活交給老伴。“用大火煮開,煮開一次是不夠的。得把火關小,再煮開,煮兩次三次以上,因為不煮開的豆漿帶有點毒性。”朱姐提醒說。豆漿完全沸騰,進行第二次過濾,自然降溫至80度左右。溫度太高,形成豆花時會起泡,口感粗糙;溫度太低也不行,豆漿不好不凝固。
最后,攪拌添加鹵水。10分鐘后,開鍋,熱氣騰騰豆花嫩嫩滑滑。
朱平華把剛出爐的新鮮豆花從院子搬到攤位,這是今天賣出的第三桶豆花,餐臺上,熱氣騰騰,路人流連忘返。舀出豆花、加雞湯,小料黑木耳、榨菜、香菜、蔥、蝦皮、辣油、古鎮桃膠、雞絲、醬油、麻油,統統上去,不好吃才怪!
朱姐特別提醒:吃之前先用勺子“按摩”豆花,這樣的味道是最好!
一份豆花,10元左右!朱姐說,認真做好這份豆花,價格始終保持實惠,不漲價!
“新八樣”第三樣:桃膠鹽焗雞
閃著琥珀色的光,半透明,眼前這一酷似藝術雕刻的物體,叫做桃膠。是桃樹受傷后,為了愈合傷口而分泌的一種營養物質。
桃膠的奧秘在哪里?記者在古鎮上尋找出味道最佳的一份“桃膠鹽焗雞”。鎖定目標——老街菜館。
原材料:基礎調料、桃膠、料酒、粗鹽、散養雞。
店家沈阿姨告訴小布:“原料雞有講究,她們選的是果園桃樹下的散養雞,飼養一年不到的公雞最好。
步驟一:鹽、糖、味精、鹽焗粉均勻涂抹雞肉,倒入料酒,撒上提前泡軟好的桃膠腌制片刻,用錫紙緊密包裹。
步驟二:用火鹽焗。先用中火烤大概半小時,再調到小火烤一小時。
精心烹制,桃膠鹽焗雞新鮮出爐,還未打開錫紙,已是香飄四溢。高溫的粗鹽自帶保溫,上桌的雞汁仍在沸騰,徒手撕下一塊雞腿,早已垂涎欲滴。
大家都覺得雞肉好吃,但小布更喜歡舀出來的這一碗雞汁桃膠,為什么叫雞汁桃膠不叫雞湯桃膠呢?因為如果是雞湯,則會加水的,而它完全是通過錫紙包裹自然蒸發帶出來的水分,味道就更加醇正、濃郁。
好吃還美顏養生,公雞是溫性(帶熱)的,桃膠是涼性的,它們互補,功效有養肺、暖胃、健脾。
新場“新八樣”更多美味,等你來解鎖!美食“定妝照”和地址攻略附上,過年趕緊去打卡吧!
桃膠鹽焗雞
老街菜館(新場鎮東后老街364-3號)
桃膠銀耳羹
缶+文創體驗空間(新場鎮海泉街46號)
小籠包
東倉湯包(新場鎮洪東街69號)
昂刺魚菜飯
裕大·俚舍(新場鎮新場大街210號)
三蔥拌面
三言兩碗(新場鎮新場大街439號)
雞湯豆花
竹枝豆雞湯豆花(新場鎮新場大街457號)
湯圓
新場第一樓茶園(可能會整修)(新場鎮新場大街422號 洪福橋旁邊)
海鹽咖啡
新場第一樓茶園(可能會整修)(新場鎮新場大街422號 洪福橋旁邊)
小貼士:具體情況以現場為準。
(來源:浦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