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嘉定居民沈啟華、袁惠珍家庭獲得了“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
從1994年至今,沈啟華曾10余次赴江西省景德鎮昌江區幫困助學,聯系和幫助援建2所希望小學。在他的影響帶動下,上海大學、嘉定公證處以及社會愛心人士也紛紛伸出援手,先后為800余名困難家庭學生找到結對者。
一人助學到全家助學
“已經一年多時間未見,甚是想念爺爺,希望能早日見到您!苯衲昴瓿酰易〖味ㄦ偨值阑▓@弄社區的沈啟華收到了一封來信,寄信人莊玉萍在信中親切地喚他“上海爺爺”。熟悉的信紙、熟悉的字跡,沈啟華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多少封來自江西省景德鎮的信件。
1994年暑假,當時在上海大學生命學院負責學生黨建工作的沈啟華,帶著學生們前往江西一個山村小學開展社會實踐。“即使是今天回想起來,那里的所見所聞都讓我感到震驚和心酸——房子千瘡百孔,嘉定農村養雞、養豬的房子都比它好! 沈啟華回憶道,滿是補丁的衣褲和孩子們渴求知識的目光,深深刺痛了他。
“我小時候家里條件不好,但是自己很渴望學習,我希望盡我所能,讓這些孩子走進課堂、學習知識!鄙騿⑷A當場結對了4名困難家庭學生,莊玉萍就是其中之一。他寫信鼓勵他們好好學習,孩子們也經常寫信給“上海爺爺”匯報自己的學習情況。從那以后,雙方交流的信件再也沒斷過,牽掛也越來越多。
沈啟華最初助學是瞞著家人的“地下工作”。當年教師待遇并不高,沈啟華每月工資也就200多元。一家四口住的還是20多平方米的簡式公房,連衛生間都是和鄰居合用的。妻子以前是農村戶口沒工作,大女兒剛剛畢業,小女兒還在讀大學,到處都要用錢。他怎么敢把助學的事說出來呢?
他將當時做班主任的每月200元工資、每學期70元的津貼、監考一次3元等收入,一點點積攢起來,陸陸續續寄給孩子們。一個偶然的機會,讀大學的小女兒讀到一封來自江西的信,家人才知道他幫困助學的事,“想不到爸爸平時一向儉省,對外人卻那么大方,一給就是200元!迸畠荷踔劣行┥鷼。
為了讓女兒了解自己的苦心,沈啟華帶上她一起去江西感受困難家庭學生的生活。看見困難家庭學生一家四口睡在用石頭和木板壘成的“床”上時,女兒的眼睛忍不住濕潤了,她把自己帶去的衣服,統統留了下來。此后,每次沈啟華去江西探望,女兒都會幫忙準備捐贈物資或者一起前往。
“一開始我也覺得不理解,后來跟著他去了一次,看見了那邊孩子們的情況,就選擇無條件地支持他。” 妻子袁惠珍笑著說,平時在社區工作中,作為一名樓組長,她也總是傾盡全力地幫助獨居老人,“希望能通過我們的力量,盡可能地幫助更多的人!
帶動社會力量合力助學
一個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一群人的力量是可觀的。2016年,嘉定鎮街道社區黨建服務中心成立了以沈啟華名字命名的工作室,為社會各界搭建了參與愛心助學活動的平臺,“愛心雪球”也越滾越大。
在沈啟華的工作室里,現在一共有25名核心成員,全都是離退休干部,平均年齡85歲。工作室已經成為大家交流信息的重要場所,一月兩次的學習會上,大家會交流結對助學孩子們的情況。不久前,一位江西的孩子因患有心臟病,急需做手術,會上沈啟華剛一說明情況,參會的成員們立刻提出要為孩子捐資捐物,不少人當場將攜帶的現金拿出來捐款,會上一共籌集4000元,第2天就轉到了孩子父母的手上!拔腋袷且蛔鶚蛄,借助我20多年在江西捐資助學的經歷,拓寬了我們上海愛心人士的捐助渠道,讓兩地之間更好地溝通!鄙騿⑷A說。
沈啟華工作室還通過招募愛心志愿者、開展紅色宣講、組織愛心助學等形式,凝聚了一大批志愿者和單位。
“之前聽說沈老師在做這樣一項工作,我被深深感動了,我也立刻選擇了加入。”工作室成員王靜娟告訴記者,自己從2017年開始資助江西一名叫章宗友的困難家庭學生,孩子父親患病,母親一人維持生計,家里還有姐姐在讀高中。在王靜娟的資助下,目前孩子已經成功考取了當地的重點中學,“宗友爸爸經常在微信上給我講孩子的情況,他告訴我孩子考上重點中學的消息時,我真的很開心! 王靜娟說,“我今年已經78歲了,如果之后身體狀況不允許,我會把孩子從初中到大學畢業需要的全部助學資金,提前轉給孩子的父親,確保孩子能夠完成學業!
最近3年,“沈啟華工作室”愛心助學成績斐然:2018年,結對助學104名,資助金額60220元;2019年,結對助學125名,資助金額64600元;2020年,結對助學192名。此外,工作室還成立了“沈啟華工作室愛心基金”,用以獎勵家庭困難而學習優秀的學生。
截至目前,已經有15家愛心單位加入到工作室的幫困助學行列,有長期合作的嘉定公證處、啟良中學,也有新加入的志遠培訓中心、博群律師事務所等。
(來源:上海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