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調研,從柞水木耳到云州黃花,當地特色扶貧產業背后凸顯的是黨中央一貫強調的產業扶貧的落地落細落實。
扶貧這個詞已經說了很多年了,其背后的意義深遠非凡。自近代以來,我們國家歷經了千辛萬苦才能逐步“站起來”。但,對于很多人來說,“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的想法一直縈繞心頭。伴隨著40多年來的中國飛速發展,一些內生性的矛盾也日漸凸顯。西部等一些偏遠地區的人均收入水平依然還很低,如何更快的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一起攜手奔小康,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新的發展難題。
記得小的時候,筆者所在的學校定期會安排捐款,作為支持我國扶貧事業的一項舉措。后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我們也逐漸發現,其實扶貧光靠“輸血”是遠遠不夠的,治標不治本;扶貧必須依靠當地人的自力更生,合理利用當地特產、特色進行“造血”才能真正解決貧困問題,才能真正拔掉貧窮的根。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當地或許有優質的藥材,或許有獨特的美食,或許有特色的旅游景點。每個地方都應該有屬于自己的“一村一品”的特色產業。這樣,我們的產業扶貧才能真正對上路。不然,即便是有了好的產業,如果相鄰的村、鄉、鎮等都一窩蜂地上同樣的產業扶貧項目,很容易就會產生內耗。從長遠看,這種做法是為了追求短期收益而不顧長期效益,必然對扶貧事業不是一件好事。因此,我們必須回到貧困的根源上去找尋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這兩者之間可以切合的點。前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到了哪種程度,后者在當地能不能提供對應的產品或者服務,是否能長期提供,后續維護的成本是多少,需要多少人力物力等資源支持,前后兩者應當如何具體配合等。
產業扶貧的想法很好,但能否最終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扶貧成果,既考驗扶貧干部的聰明才智和鍥而不舍,也考驗當地貧困戶對美好生活永不放棄的期待和向往。
“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只有我們全國各族人民都手挽手齊奮斗,肩并肩奔小康,堅決啃下最后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硬骨頭,利用產業扶貧打通“最后一公里”,美好新生活和美麗中國夢就一定會實現!
(來源:南翔鎮 陸武彬)